2023年,巢湖學院悉心圍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發展性需求,探索構建“春夏秋冬知我心”資助育人體系,堅持四年四季全貫穿、資助服務不斷線、育人活動常態化,實現扶貧扶困扶智扶志四結合,變“輸血型”資助為“造血型”資助,用真心真愛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志智”雙增。

春送陽光,助力困難學生汲取前行力量
春學期,開展線上“湯山學子 引領向上”國獎學子事跡展,先后編發推文6期,優秀學生事跡23個,發揮典型引領作用。舉辦“榜樣力量 青春領航”優秀學子報告會,選拔6名學生進行事跡宣講,打造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落實“五育并舉”、持續強化學風建設的校園活動品牌?;顒右云洹俺两健薄胺窒硎健薄盎邮健碧攸c,在校園里支持榜樣“立”起來、推動事跡“活”起來、引導學生“學”起來,營造了“學典型、爭優秀”的良好氛圍。把“誠信 感恩 擔當”資助育人主題教育月活動作為資助育人重要載體,通過開展一場金融知識講座、一次知識微競賽、一場主題班會、一場征文比賽、一次原創作品征集、一場書畫展等“六個一”系列活動,加強誠信教育、激發誠信感悟,充分展示了新時代巢院學子講誠信、懂感恩、敢擔當的精神風貌。相關活動的舉辦,讓學榜樣、爭優秀、講誠信、懂感恩的正能量猶如三春陽光灑滿校園,讓廣大學生在活動體悟中汲取“光熱”“營養”,使“扶困扶智扶志”的資助理念深入人心。

夏送清涼,呵護困難學生堅定追夢信心
酷暑難敵真心,真愛沁潤心田。學校堅持假期不斷線、資助不打烊,為把握好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時間節點,暑期及時開通資助熱線電話,安排專人值守,及時、耐心解答新生和家長的各類資助問題和政策咨詢,累計接聽服務解答問題70余個。學校隨新生錄取通知書寄送《資助育人 助你飛翔—巢湖學院學生資助政策簡介》等材料4499份,詳細介紹國家、學校的各項學生助學資助政策,把黨的惠民政策講在細處、落到實處,化解經濟困難家庭因子女上學產生的精神顧慮和經濟壓力。2023年暑期,學校繼續堅持組織開展學生資助“百千萬”走訪調研活動,所有校領導分別親自帶隊,帶領有關職能部門、各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共組建5支走訪慰問小組,冒酷暑、戰高溫,分赴合肥、蕪湖、安慶、六安、淮南、宣城等地偏遠村鎮,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6戶,發放慰問金2.8萬元。暑期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宣講了黨的惠民政策,有效夯實了學校資助工作的基礎工程,也在一次次耐心答疑和走訪慰問中幫助經濟困難家庭及其子女堅定了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未來的信心!


秋送關愛,支持困難學生安心生活學習
秋學期,為喜迎新生,學校及時線上線下開通綠色通道,為新生提供資助政策咨詢、愛心大禮包、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信息登記等一站式入學服務,沒有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為學費問題延誤入學。2023年秋學期共有576名新生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緩交學費、住宿費總計359萬余元;為20名困難新生發放愛心大禮包,共計1萬余元。學校還通過系統數據比對,獲取2023級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名單,并通過易班·今日校園“輔導員管理助手”平臺給235名困難學生精準發送《資助育人 助你飛翔》一封信,告知學校資助項目,提供可行建議,確保他們安心入學;各學院認真做好各項資助政策宣傳,確認有關新生是否存在經濟困難,做好跟蹤回訪和入學接洽等工作。報到當天,校領導還分別深入宿舍,與新生及家長親切交流,了解家庭經濟情況,發放愛心大禮包,并勉勵他們自強不息,努力學習,實現人生理想。學校強保障優服務,以“秋風送爽”式關懷,讓愛惠及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相信這樣的愛將會一直陪伴他們在學校安心學習與生活。

冬送溫暖,幫助困難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有資助,冬天也不那么冷。學校于2023年12月開展學生資助“暖冬行動”,用“四暖”活動幫助困難學生消退寒意、健康成長。冬至當天學校為142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現場發放保暖衣,用“愛”上好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用溫暖引導他們學以致用、不懈努力、懂得感恩,用積極行動回饋社會、溫暖他人。保暖衣發放現場開設“就業咨詢”臺,“指南針”就業創業指導老師為同學們解答問題、疏導疑惑、簡歷義診,幫助他們在職業規劃、備戰考研、積極就業等方面謀篇布局。為560名困難學生校園卡發放隱形資助共計約30.26萬元,幫助困難學生在寒冬里加餐添暖,增加營養,健康成長。當甘肅、青海等地突發地震,造成受災地區經濟損失嚴重時,學校第一時間啟動受災臨時困難補助工作,為8名受災學生發放臨時困難補助1萬余元,同時認真做好受災學生心理關懷工作,給予精神鼓勵和關心關愛。細節見實效,這個冬天,學校用無微不至的暖心資助,滋潤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田,讓他們的成長成才之路更加后顧無憂。

2023年,巢湖學院始終秉持“以生為本 資助育人”工作理念,不斷完善學生資助工作頂層設計,著力打造“智慧資助”平臺,重點探索完善“春夏秋冬知我心”資助育人體系,力求受助學生獲獎率、畢業率、畢業去向落實率、組織發展率等資助成效“多維提升”,初步建成了制度健全、活動完善、管理科學、特色明顯的發展型資助育人體系。(文/崔青星 圖/各學院提供 初審/丁繼勇 終審/華紫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