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切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工作,12月13日上午,巢湖學院第四期輔導員發展論壇在學工部會議室成功舉辦。學工部部長華紫武、副部長丁繼勇參加論壇,與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朱春花,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崔青星,各學院學生資助工作聯絡員,2023年新入職輔導員共同圍繞“新時代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探索”專題展開交流研討和學習分享。

丁繼勇通報了2023年學生資助工作專項檢查情況,各學院還存在勤工助學考勤不統一、獎助學金評審班級公示不夠明確、困難生評議材料不夠規范等問題。希望大家在后續學生資助工作中務必提高認識,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開展工作。
朱春花以“助人、鑄魂、筑夢—輔導員如何做好新時代資助育人工作”為題作主題發言。她從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發展歷程、當前學生資助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和輔導員如何做好新時期學生資助工作三個方面分享了心得體會。為進一步提升資助育人效果,輔導員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助人,及時提供精準有效的經濟資助;二是鑄魂,以資助為抓手切實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筑夢,實施發展型資助,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機械學院輔導員王靖國首先簡要介紹了學院學生資助工作專項檢查情況,認為做好學生資助工作要全面把握資助政策,規范過程管理,做到及時歸檔。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關注重點人,杜絕“雙困生”,注重扶困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助力學生夢想成真。
經法學院輔導員吳娜表示要在智慧型資助、成長型資助、項目型資助三個方面不斷發力,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開展各類獎助學金評審工作,在資助育人工作中要聚焦學生心理輔導、能力培養、就業指導等多方面,真正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崔青星從基礎型資助、特色型資助和發展型資助三個方面簡要梳理了學校當前學生資助工作開展具體情況。她表示要依托各項資助育人活動,助力學生提升專業本領、增長知識見識、開闊成長視野、矢志感恩回饋,不斷提高資助精準度,提升資助育人效果。
隨后,其他參會輔導員也逐一交流發言,大家一致認為,要進一步強化理論學習,主動提升職業能力水平,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做到立德樹人,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有保障、生活有質量、發展有空間。
丁繼勇總結時認為大家的主題發言既有全面的理論梳理、經驗介紹,也指出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實現了交流提升的效果。他指出要將“物質幫扶”和“扶智扶志”相結合,進一步探索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貧困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資助育人方案,確保為每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全方位發展平臺。
華紫武對此次論壇的順利舉辦與輔導員們的精彩發言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學生資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關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他就進一步提升學校資助育人實效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工作規范守底線。在各類獎助學金評審過程中要充分征求學生意見,暢通投訴渠道,保障學生權益,確保評審過程無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等違規違紀行為,并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規范過程性管理,確保學生資助工作規范有序、公平公正公開;二是資助育人促發展。資助前要做好學生資助政策“兩節課”宣講,讓廣大學生知情,同時要加強學生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勤儉節約教育等。資助中要教育學生勿忘申請初心,合理使用資助資金。資助后要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學生自立自強、勤奮學習、砥礪前行;三是工作提升講創新。學生資助工作絕不僅僅是物質幫助,而是要將心理輔導、實踐鍛煉、就業指導等融入資助育人工作中,實現“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不斷探索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助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圓夢巢院。
此次輔導員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學校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健全機構、完善體系;規范管理、多方拓展;資助育人、彰顯特色,精準認定困難學生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個性化資助方案,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文/崔青星 圖/尤逢連 初審/丁繼勇 終審/華紫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