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結對共建取得進一步成效,10月20日下午,機關第六黨支部與文教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赴銀屏鎮三勝村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紀念館參觀,并在三勝村黨群活動中心會議室召開結對共建主題教育活動座談會。校黨委副書記阮愛民及機關第六黨支部、文教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黨員出席,座談會由機關第六支部書記周祥主持。

三勝村黨群服務中心公園矗立著一座銅鑄英雄像,由葉飛將軍親筆題寫的“蔣家河口戰斗遺址”八個大字熠熠生輝。1938年5月12日,蔣家河口戰斗打響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的第一槍,此戰的勝利極大鼓舞了軍心民心,在抗戰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紀念館分為日寇侵華、東進初捷、紅色銀屏等七個板塊,大家在講解員的介紹下回顧了那段艱苦卓絕的紅色歷程,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帶領的中國軍民團結一致、共御外侮的偉大愛國主義情懷。

參觀結束后,機關第六黨支部與文教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全體黨員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針對此次活動開展座談會,在座談交流中,文教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黨員積極發言,暢談一段時間以來黨史學習的心得體會。18漢語言文學1班孫文媛表示,每每看到當下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取得偉大成就時,都會對黨內先輩們心存敬仰與感激,是他們在革命建設中堅定信仰、不畏犧牲,才有了我們現在走向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作為青年黨員更要努力學習,爭優創先,不辜負共產黨員的光榮身份。19漢語言3班王琨說,扎根基層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使命在肩,我們要以時代楷模和國家功勛人物、先進共產黨員為榜樣,克服自身缺點,做有骨氣有志氣有底氣的新青年,只有自身過硬,才能真正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機關第六黨支部副書記丁繼勇在談到“黨的奮斗歷程”時指出,蔣家河口戰役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成長壯大的一個縮影,一百多年來,正是有一代代青年人敢擔重任、敢經磨礪,才有了這個國家和民族不斷向前的強大動力。他勉勵與會學生黨員要不斷提升自我,未來真正有能力為國家辦實事。機關黨委第六支部崔青星說,作為學生工作者,“學生就是江山”,做好學生服務是初心更是使命,必須始終如一,持續發力。她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和自身工作經驗表示,無論身處什么崗位,都應該立大志、立長志,亮明自己的黨員身份、展現自己的才華,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讓青春在奮斗中閃光。
阮愛民在聽取了師生座談后指出,要繼續創新結對共建活動形式,力求在共建中取得新的成績,也對學生黨員提出三點“感受”和三點“期盼”:一是感覺活動形式好,師生共建,以后還可以其他形式促進支部黨建;二是感覺活動地點好,既能學習黨史又能感悟新四軍精神;三是感覺師生交流非常好。三點“期盼”分別是期盼同學們更主動地學習黨的歷史史,期盼同學們加強自身科學文化素養,期盼同學們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雙方還就確定下一階段結對共建主要工作的開展進行了交流。
機關第六黨支部與文教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以來,雙方互助互進,共同謀劃,圍繞黨建工作、黨史學習教育等方面落實系列活動,推動形成支部合力,著力打造結對共建先進范本。(文/張梁、攝/遲雅雯、審/朱玉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