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精神薪火傳,禮儀之光照賽場,6月15日,由巢湖學院兵道協會承辦的第三屆短兵比賽在校體育館隆重舉行。本次賽事創新采用全天三單元賽制,以“回歸武道本源,錘煉意志品格”為理念,通過簡化規則、強化儀式感,打造了一場融合傳統武術精神與現代競技魅力的文化盛宴。

規則革新:致敬“一擊必殺”武道哲學
賽事突破傳統計分模式,參考古武道“一擊必殺”核心精神,規定選手在單局對抗中率先以短兵器械精準擊中對方頭部即判定獲勝。這一規則設計既考驗選手的瞬間判斷力與力,更強調“制敵先機”的戰略思維。開放式賽制允許不同流派技法同臺競技,現場攻防轉換如電光石火,多場比賽在開場十秒內即決出勝負,引得觀眾連聲喝彩。

禮儀為魂:傳統武德貫穿賽事全程
賽事嚴格遵循兵道文化儀軌,每輪對決均以三重禮儀儀式拉開序幕:一是賽前互禮,選手分立擂臺兩側,持兵刃行“抱兵禮”,躬身致敬對手與武道精神;二是器械示敬,裁判員引導雙方平舉短兵交叉相觸,象征“以武會友,點到即止”的競技原則;三是號令啟戰,主裁判以“立兵——始!”口令宣告對抗開始,聲落瞬間戰意迸發。這一流程呼應了邊防戰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精神淬煉歷程,將對抗升華為對使命與擔當的體悟。

精神傳承:競技場連接家國情懷
本次賽事全天三個單元共進行98場激烈角逐,吸引來自校內12個學院的近百名選手參與。兵道協會指導教師張高峰博士在開幕致辭中強調:“短兵不僅是器械,更是精神載體。今日賽場上的每一次行禮、每一次出擊,都在延續中國武者‘守正出奇’的血脈。”

本次賽事不僅為傳統武術注入現代活力,更以儀式化的競技場景搭建起青年武者精神對話的橋梁。正如參賽選手所言:“當短兵交擊的錚鳴響起,我們聽見的是千年武道的回響,更是新時代青年勇毅前行的足音。”(文/周家豪 圖/屈智豪 初審/杜銳 復審/朱春花 終審/宋明友 發布/杜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