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專業簡介
體育教育專業自1978年開始招收專科學生(2007年專科停招),2002年學校升本后開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最早招收本科生的專業之一,2015年體育教育專業被列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程群教學團隊2017年獲批,2020年體育教育專業被列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
當前,本專業在校學生人數為540人,專業教師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近年來,本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較為顯著。在安徽省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過一等獎3人次,二等獎8人次。在各類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50項,省部級獎項81項,獲得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4項。近年來,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7.5%,對口就業率為80.95%,考研率在11%以上。
在加強教學的同時,全體教師積極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共獲得國家社科1項、省部級7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項8項;體育教育專業教師獲省級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3人次等成果。
本著建設中發展、發展中完善的宗旨,積極進行自建自評、自查自建,進一步理清專業發展思路,明確專業建設重點,凝煉專業發展方向。
專業定位
堅持學校“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以服務“環巢湖”為重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教育與體育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適應地方基礎教育的卓越體育教育師資人才。
培養目標
本專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輻射長三角,對接新時代“體育強國”戰略,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掌握體育學科基礎知識、學校體育等現代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具備嫻熟的體育運動基本技能以及較強的體育教育教學能力和基本的體育科學研究能力,能夠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勝任學校體育工作的高素質體育教師。
培養規格
本專業人才培養貫徹“重徳技之本,強實踐之能”的理念,要求畢業生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扎實的體育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備先進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嫻熟的體育運動基本技能,并能從事體育教學基礎研究工作。
就業方向
安徽省各類學校體育教師、企事業單位從事教育工作、教育培訓機構從事教育培訓;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公務員工作。
繼續深造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每年考研率也保持在11%左右,學生基本都進入北京體育大學、廣州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和蘇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211大學和專業體育學院進行研究生深造。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簡介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開設于2005年,是體育學院開設的兩個本科專業之一,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現有在校生近400人;教職工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1人,碩士21人;國家一級裁判10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人。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近3年教師教科研成績突出。在研省級質量工程項目4項,校級質量工程項目5項。在科研方面,在研(主持)國家教育部、安徽省哲學規劃辦等省部級項目4項,主持安徽省教育廳項目2項;主編參編教材1部;出版專著4部,公開發表體育類論文2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4篇。
專業定位
人才服務定位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輻射長三角,緊扣“環巢湖”區域,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擁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要任務,以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為主導,以全民健身指導、體育產業發展、休閑體育需求為導向,達成具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展,掌握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健身咨詢、技術指導、經營管理、策劃組織以及健康促進等工作,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擁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方式上,突出“重德技之本,強實踐之能”,走“校企合作”產、學、研、服四位一體,強化實習實訓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突出專業知識學習、實踐技能習得和創新能力培養。
專業課程體系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融合了體育學、管理學兩個學科開設43門專業能力課程和10門專業發展及綜合拓展能力課程。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社會體育導論、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體育市場營銷體育產業概論、體育保健學、健康評價與運動處方、健身教練、健身理論與指導、社區體育、體育傳統養生等。
競賽與實踐教學
在學科技能競賽方面成績優異。作為本專業特色項目體育舞蹈,在2019年獲得省部級13項一等獎,2020年獲得省部級2項一等獎。本專業武術代表隊2018年省運會上武術代表隊獲得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2020年安徽省學校體育聯賽大學生武術比賽獲2個二等獎。2019、2020年安徽省學校體育聯賽大學生排球比賽女子代表隊均獲一等獎。同時,體育學院長期與安徽省體育局、巢湖市教體局、合肥市和上海、蘇州、杭州等長三角地區的地方體育企事業單位保持緊密聯系,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提供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鍛煉機會。
就業去向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畢業學生就業去向,主要趨于安徽省、長三角地區的國家黨政機關、社會體育管理機構、體育俱樂部、體育企業等單位,還有部分選擇自主創業。近兩年,體育學院加強專業實習就業基地建設,深入開展與省內外各類體育企業進行聯合培養新形勢下體育人才,促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明顯得到提高,畢業生就業渠道逐步得到拓寬,畢業生初次就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
繼續深造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每年考研率也保持在12%左右,學生基本都進入北京體育大學、廣州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和蘇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211大學和專業體育學院進行研究生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