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江淮,智贏未來。6月10日至12日,由團省委、省教育廳、省科協、省社科院、省學聯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挑戰杯·華安證券”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主體賽終審決賽在安徽財經大學舉行。我校摘得省級決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0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本次大賽根據入圍項目數量和參賽組別分為8組評審答辯。我校機械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和美術與設計學院推薦的7件作品入圍省級決賽現場答辯環節。經過激烈角逐,我校機械工程學院夏小維、侯冠宇和蘇潔紅老師指導的項目《風睿視界——高精度風場能見度同步探測激光雷達》利用光學探頭接收并分析大氣中氣溶膠粒子散射光的多普勒頻移來精確測量風速和風向,榮獲科技發明制作類一等獎;外國語學院余仁能、王時玉和張園園老師指導的項目《當“歷史”邂逅“復興”:徽派古建筑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實證研究——基于黃山市100個徽派古建筑的連續3年服務追蹤的田野調查》深入剖析徽派古建筑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現狀,實現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榮獲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一等獎。美術與設計學院貢婷、陳建老師指導的作品《“廬”火純青——智媒時代安徽廬劇“再生計劃”》,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李川、王成、張強強老師指導的作品《材鑄新輝——新能源汽車制動系統寬溫域長壽命復合密封材料的研究》,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彭興、金而立、王洪海老師指導的作品《農巡智鑒——基于ViT-YOLO的數智化病蟲害診斷系統》,機械工程學院邢剛、廖生溫、李久昊老師指導的作品《天眼巡航——新一代無人機智能巡檢翼動探索者》,邢剛、蘇潔紅、謝丹丹老師指導的作品《“翼”網打盡-基于AI的一體化無人機智控堡壘》獲得二等獎。體育學院趙勝國、曹保彥、杜銳老師指導的作品《銀發經濟視域下老年人體育消費數字化轉型之困及其破解》,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房丙午、吳其林、金而立老師指導的作品《智纜先鋒——新一代智能放線裝置》,電子工程學院許葛亮、葉松、金而立老師指導的作品《智救先鋒——災區靈動救援仿生碳纖先鋒》,機械工程學院邢剛、張自鋒、彭亮春老師指導的作品《儲擎靈控——基于自適應機械調控的智能光儲協同系統研發與產業化 》,經濟與法學學院江海、吳娜老師指導的作品《青年參與農村“天價彩禮”治理的困境和對策》,工商管理學院葛曉龍、金晶老師指導的作品《中醫煥新機-峏山楊非遺文化的“青春煥新”》,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劉葉峰、左鵬老師指導的作品《“硫”燼無痕:AI賦能缺陷型MoO3/多孔碳復合材料的智能構筑與燃油深度脫硫》,旅游管理學院儲小樂、馬宏智、黃維兵老師指導的作品《皖美“巢”聲——基于環巢湖十二鎮的國家級非遺巢湖民歌傳承與保護的實證調研》,教師教育學院劉楊、湯重、崔雁濤老師指導的作品《美育普惠性服務的實踐探索與創新路徑—基于環巢湖12鎮的鄉村美育振興深度考察》,數學與大數據學院冀祥麟、管成功、嚴桓普老師指導的作品《大數據視閾下脆皮大學生現狀分析——基于長三角地區40所高校的調查研究》獲得三等獎。
本次競賽充分彰顯了我校學子扎根實踐、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科技發明獲獎項目負責人張藝年說:“這份成績是起點不是終點,我們會繼續保持嚴謹態度與創新精神,在學術探索中勇攀新峰!”團隊成員王晶晶說,“備賽期間,校團委安排了多次打磨,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受益頗豐!聽到獲獎消息時我萬分高興,這不僅是對學校工作的正向反饋,也是對我們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勵我們在創新之路上繼續深耕的動力。”調查報告獲獎團隊負責人奚宇琴說:“在挑戰杯賽事中榮獲省一佳績,于我而言是意義非凡的成長印記。是從“零”到“一”的突破,是老師的耐心指導,是伙伴的并肩奮進,也是自己咬牙堅持的成果。”團隊成員張覃然說:“無挑戰,不青春!很榮幸作為團隊代表參與挑戰杯省賽并斬獲一等獎。備賽時團隊晝夜打磨方案、反復推演細節的場景仍歷歷在目,每一次頭腦風暴里的思維碰撞,都凝聚著集體的智慧與堅持。”



學校高度重視“挑戰杯”競賽。自去年11月啟動以來,學校成立大賽領導組,制定大賽實施方案及評審辦法,修訂了巢湖學院大學生學科和技能競賽管理辦法,提高了“挑戰杯”競賽的獎勵標準。校團委從賽事規則與要求解讀、備賽思路與選題策略、項目策劃與材料準備、文本邏輯與展示設計、實戰經驗分享與案例分析、國家政策與戰略導向解讀等方面開展各類競賽宣介和系列培訓。科研處、教務處等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在大賽動員、評審選拔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各學院認真組織教師指導參賽作品,開展院內選拔,全校1400多名學生直接參與競賽,學院擇優報送作品211件。經過資格審查、校級復審、盲審函評等環節,共有25件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和科技發明制作以及25件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入圍校級決賽,最終擇優遴選出18件作品參加省賽。為在省賽中取得好成績,校團委邀請校內外專家對省賽作品開展了5輪跟蹤沖刺打磨,全方位提升參賽作品質量和參賽同學勇創佳績的信心。此次“挑戰杯”競賽斬獲佳績是學校統籌謀劃、學院協同推進、專家悉心指導、師生共同拼搏的集中體現,全面彰顯了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扎實成效與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接下來本屆“挑戰杯”還有“揭榜掛帥”、人工智能+”、安徽地方系列3個專項賽道,校團委將繼續整合資源,協同各部門、各學院做好組織動員和作品打磨工作,爭取在專項賽道中取得好成績!
據悉,本屆大賽自然科學類論文和科技發明制作類作品分為機械與控制、信息技術、數理、生命科學、能源化工5個組別。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分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5個組別。自2025年2月省賽啟動以來,超過10萬名學生參賽,108所學校根據限額擇優報送1165件作品參加角逐,829件項目進入省級復賽,經過嚴格評審,最終,86所高校的350個項目入圍省級決賽現場終審答辯環節。決賽共評選出一等獎作品140項,二等獎278項,三等獎661項。省賽組委會最終會在一等獎作品中擇優推薦72件作品參加國賽。(文/王時玉 圖/李煌 初審/王林 終審/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