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校關工委委員、關工委“五老”代表張安東教授在求實樓報告廳為學校第十九期“青馬工程”培訓班作題為《環巢湖文化巡禮》的專題報告。培訓班全體學員參加。報告會由校團委副書記王林主持。

張安東教授從“環巢湖范圍界定、環巢湖文化內涵、環巢湖文化圈形成及特征”三個方面,以“有巢氏”“巢湖民歌”《巢湖圖》《孔雀東南飛》等豐富的史料與詳實的案例,系統梳理環巢湖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他從遠古時期環巢湖流域原始聚落孕育的文明雛形講起,闡述環巢湖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不斷交融創新、發展壯大的歷程,為學員們構建起完整清晰的環巢湖文化演進認知體系。同時,重點圍繞“古巢文明、吳風楚韻、風流人物、靈山秀水、地方風物”五個方面,為學員們講述了環巢湖文化“歷史悠久的古文化、兼容并包的水文化、人與人以及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和文化”,展現了環巢湖文化多棱鏡的不同側面,以熠熠生輝的光影反射著環巢湖文化的多姿多彩,生動呈現環巢湖地區人民的智慧結晶與創造力。他帶領學員們通過賞析靈動悠揚的巢湖民歌、精湛絕倫的廬州木雕等民間藝術,以“巢湖陷城為湖”等民間傳說為例,剖析其蘊含的地域文化基因與民眾情感記憶,共同走進環巢湖文化長廊,開始一次帶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巡禮。
張安東教授認為環巢湖文化是地域文明的珍貴遺產,承載著歷史記憶與精神內核。他呼吁學員們以文化傳承者的責任擔當,主動探索環巢湖文化內涵,積極參與保護實踐,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弘揚地方文化的實際行動,推動環巢湖文化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學員們紛紛感嘆環巢湖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表示將在今后學習工作中結合學校扎根環巢湖的發展定位,從環巢湖文化中汲取青春奮進力量,以青春之名,讓環巢湖文化薪火相傳,在新時代征程中續寫奮斗華章。(文/吳蓓、紀晨 周琴璐 圖/蔡旭 初審/王林 終審/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