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地表水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流域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面對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雙重挑戰,為探索湖泊/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協同路徑,分享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10月19日,由巢湖學院、安徽省旅游學會主辦,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環巢湖鄉村振興協同技術服務中心與巢湖學院-愛爾蘭香農理工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湖泊/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巢湖召開。來自葡萄牙萊里亞理工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大學、巢湖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近百人與會,共同探討湖泊/流域生態治理與旅游協同發展的新路徑。會議由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朱明教授主持。

10月19日上午,會議舉行了開幕式。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朱明教授向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表示了熱烈歡迎。

巢湖學院副校長丁俊苗教授到會致辭。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等情況,并強調本次會議匯聚了水資源、水生態、水遺產等方面的學者,要搭建一個跨學科、跨區域、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湖泊生態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他希望與會專家暢所欲言、發表真知灼見,為湖泊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

安徽省旅游學會副會長童地軸教授到會致辭。他指出,本次會議匯聚各方智慧,共商湖泊保護與發展大計。他倡議與會各方攜手深化行業合作的堅實橋梁,共同守護、建設美好家園。
主旨報告部分由朱明教授主持,安徽大學陳心勝研究員、黃濤教授、安徽省旅游學會童地軸教授、合肥大學王乃舉教授、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山水辦項目負責人朱廣平、葡萄牙萊里亞理工大學的Prof. Francisco Dias教授。分別作了《升金湖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修復》《旅游的文化審美——兼談旅游生態意識》《富營養化 巢湖治理:外源污染溯源與內源污染釋放機理研究》《風景到場景:環巢湖遺產活化與文旅高質量發展之路》《整體謀劃系統實施推進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Monitoring tourism impacts as a first step for tourism sustainability in lake basins》等6場主旨報告。

下午小組專題報告分別由朱學同、晏娟兩位副教授主持并點評。其中,人文社科組專題報告來自胡茂勝、胡倩、謝偉、李曉萌、唐麗麗、王鑫6位博士。他們的報告題目分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淵源、核心內涵與時代價值》《多維感官體驗視閾下環巢湖旅游體驗價值提升路徑研究》《湖泊型旅游地創新路徑:環巢湖地質研學“故事-任務-場景”一體化模式研究》《安徽省節慶活動高質量發展研究》《生態保護視角下巢湖流域茶文化旅游發展策略》《基于遙感的巢湖水生態監測與時空分布》。自然科學組專題報告來自吳昭君、束道兵、王春雨、康麗娟、史鵬程、袁新銳6位博士,他們的報告題目分別是《農田耕作模式對植物病原體流行的驅動效應》《硫化鮞狀赤鐵礦非均相芬頓催化降解四環素》《雙酚A 在熱活化過硫酸鹽氧化工藝中的降解: 動力學、機制和轉化產物》《菹草對湖泊水質及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影響》《高頻自動監測在湖泊流域生態保護中的應用》《典型污染物對生物脫氮和抗性基因的影響機理》。隨后,朱學同、晏娟分別從國家戰略背景、數字賦能、材料研發與湖泊綠色轉型等角度對幾位年輕學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寶貴建議。


最后,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雷若欣教授作了會議總結。她對各位領導、專家和學者蒞臨會議指導表示衷心感謝,她認為本次會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為湖泊生態保護與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學術研討會受到與會學者們的一致好評,取得圓滿成功。會議還特別編撰了摘要合集,匯集了國內外諸多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為彼此搭建了充分交流與共享的平臺,也為進一步推動湖泊保護與流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文/童茜 圖/賀立偉 初審/馬宏智復審/朱學同 終審/雷若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