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一流課程建設,推動教學改革創新,12月30日下午,學校在圖書館10樓第四會議室召開2021年度校級一流課程結項驗收答辯匯報會。本次答辯匯報會邀請了安徽建筑大學丁益教授、馬巍教授、黃佳豪教授、范海洲教授擔任專家。申請結項一流課程負責人、課程團隊成員及教務處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教務處處長丁俊苗主持。

答辯會分專家組會議、現場答辯和綜合評議三個階段進行。在專家組會議上,丁俊苗介紹了我校一流課程建設的背景、意義,對本次答辯會安排作了說明,希望專家在評審中,多加指導,切實提高一流課程建設質量。
現場答辯環節,一流課程負責人就課程建設基本情況、課程教學改革及成效、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建設計劃等進行了匯報。專家們仔細聽取介紹,認真審閱相關佐證材料,與匯報人就一流課程建設的教學改革、網站建設、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同時,對課程今后建設的特色和亮點、痛點難點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匯報結束后丁益教授代表專家組進行了點評,他認為通過匯報能夠看出老師們圍繞一流課程建設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嘗試和創新,尤其在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評價、教學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同時指出一流課程后期建設要注重“四個如何”:如何更加凸顯特色和亮點、如何深度融入課程思政、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以及如何增加課程的示范效應。
丁俊苗在總結中感謝專家的辛勤勞動及專業的指導,希望老師們結合專家意見認真思考兩個問題:一是什么是一流課程,他認為各位老師要進一步理解和研究新時代高校一流課程建設的內涵、準確把握一流課程建設的關鍵指標。二是一流課程建設中投入時間精力和取得成效問題,他認為各位老師課程建設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實際效果到底如何值得反思,因此還需要思考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點和著力點,以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為改革和追求的目標。
自2019、2020年連續兩年103門校級一流課程備案以來,學校不斷加大一流課程建設培訓力度。2019年組織首批53門一流課程負責人赴四川大學進行培訓、組織開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一流課程專題網絡培訓,通過教學沙龍等多途徑開展線上線下交流和培訓,通過系列培訓,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增加了見識、提高了一流課程建設能力和水平。本次答辯匯報會既是一流課程建設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一次一流課程建設的深入研討會。通過本次答辯,老師們更加明確了什么是一流課程、如何建設一流課程、從哪些方面進行建設及如何進行教學評價改革。學校也將以此次答辯為契機,繼續加大一流課程建設力度,力爭以一流課程為引領,推動教學改革創新,形成有特色的一流課程體系,全面提高本科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文、圖/劉旭 審/胡傳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