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12月2日下午,第二十次教學沙龍活動在明德樓105智慧教室通過釘釘平臺現場直播。校長祝家貴出席,教務處處長丁俊苗、副處長許雪艷、胡傳雙,各學院院長、副院長、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教學秘書、輔導員及全體授課教師共計400余人在線觀看。活動由胡傳雙主持,信息化處提供技術支持。
活動伊始,胡傳雙對活動目的、意義、主題及我校課程思政工作開展情況作了說明。隨后藝術學院郭華老師、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葛碧琛老師、外國語學院柯應根院長、電子工程學院錢云院長分別作了《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的探索與實踐——以音樂表演專業課為例》、《強化立德樹人 深化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關于電子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的幾點思考》,四位匯報人分別從教師和學院角度圍繞課程思政建設的制度設計、教學設計和課程融入等開展交流研討,共享課程思政建設經驗。

校長祝家貴作總結講話。他主要從三個方面做了詳細分析:一是為什么要實施課程思政。系統闡述了課程思政的概念、背景、價值和實施路徑;二是實施課程思政的主要困難。主要表現為“三個不到位”,教師對實施課程思政的認識不到位、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能力不到位、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方法不到位。三是如何有效實施課程思政。他強調要充分挖掘好各門課程的思政元素,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做到“三個到位”,首先要做到理念到位,要樹立“課程思政”、“全員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形成人人重視思政工作、全員投入思政工作、全過程實現思政教育功能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做到制度到位,一方面各專業要根據學校總體培養目標,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專業核心素養的育人指標和實現路徑的設計與表達,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形成各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最后要做到評價到位,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導向,注重評價過程管理,建立多主體參與的動態化常態化評價體系,強化課程思政評價結果運用,促進育人成效提升。
巢湖學院高度重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工作,健全課程育人管理和運行體制,制定并實施《巢湖學院課程思政實施方案》《巢湖學院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辦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育人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舉辦巢湖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競賽,開展“學科育人與課程思政”“聚焦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以課程思政為導向的教學設計”等校本培訓和專題網絡培訓,在質量工程項目中積極申報課程思政項目,不斷提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促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文/圖 黃欽 審/胡傳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