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孔亞瓊博士在國際權威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與《Microchemical Journal》上發表研究成果,分別展示了金屬有機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與環境檢測方面的巨大潛力。
成果一:釕金屬大環配合物的動態構型轉換及其機理研究
該工作設計合成了系列金屬大環化合物,通過單晶衍射,研究人員觀察到該大環具有多種不同的構象異構體,包括椅式、船式和扭船式。這些構型在溶液中能夠緩慢轉變,而陰離子種類對這一轉變過程起關鍵調控作用。該工作首次揭示了此類金屬大環的動態構型變化機制,為藥物載體、開發智能分子器件和新型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發表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5, 111375,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5.111375”。文章第一作者為我校孔亞瓊博士,南京師范大學蘇巖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南京師范大學的劉紅科教授與蘇志教授,以及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華威大學Peter J. Sadler教授。

成果二:共價修飾MOF實現鋁離子的高選擇性“開關式”檢測與生物成像
該工作利用希夫堿反應,通過共價后合成修飾(CPSM)策略構建出新型金屬有機框架(MOF)熒光傳感器—UIO-66-HJA。該材料對Al3+識別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生物成像優異等特點。此外,研究者進一步將UIO-66-HJA與PVA復合,制備出柔性、可折疊的熒光薄膜,實現了對實際水樣中Al3+的現場、可視化檢測。這項研究展示了MOF后修飾策略在構建高性能傳感平臺方面的強大能力,為開發用于環境和生物醫學檢測的多功能器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發表在“Microchemical Journal, 2025, 216, 114569”。文章第一作者為我??讈啳偛┦?,我校本科生張慧同學為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我校曹多軍與吳蓉老師,以及吉林大學中日聯合醫院王茜博士。

期刊簡介:《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是中國化學會主辦的高水平學術期刊,致力于快速報道化學各領域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影響因子為8.9,是中國科學院1區Top期刊;《Microchemical Journal》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是分析化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影響因子為5.1,是中國科學院2區期刊。(文、圖/孔亞瓊 初審/蔡昌武 復審/李川 終審/王小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