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激發實踐團成員的文化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巢湖學院“燈影魚躍”實踐團在張曼麗老師的指導下,自7月13日起赴無為市等地開展“無為非遺魚燈璀璨鄉村,青年學子共繪傳承篇章”社會實踐活動。

走進社區,點亮非遺之燈
無為魚燈溯源古代,起源于漁民對海洋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寓意著漁民們對年年有余、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7月13日,“燈影魚躍”實踐團前往草城街社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實踐團成員依次向社區里的小朋友們介紹了有關無為魚燈的歷史由來、含義和傳說、文化寓意以及制作技藝等內容,激發他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創新傳承,煥發時代新彩
追溯無為魚燈文化淵源,品味非遺技藝風華。7月14日,“燈影魚躍”實踐團赴巢湖草城街社區開展魚燈制作活動。成員們向小朋友們仔細講解簡易魚燈制作的每一個步驟,并指導他們制作了屬于自己的魚燈。

博物館之旅,探尋魚燈文化根
博物館是非遺文化的保存者和記錄者,是領略當地深厚歷史文化的“儲存卡”。7月15日,“燈影魚躍”實踐團參觀了無為市博物館。館內有關魚燈的文物和情景還原,生動地展示了無為魚燈的起源、舞蹈形式和風俗習慣,讓實踐團成員對魚燈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有了直觀的認識。

此次實踐活動是一次傳統文化的展示與傳承之旅,更是一次青年學子與鄉村大地的心靈對話?!盁粲棒~躍”實踐團隊成員將用實際行動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希望。(文/張夢 圖/實踐團成員 初審/王巍 終審/陳和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