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態環境的保護國家也格外重視。為了積極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策,落實環境保護靠你我的行動,發揚綠色生態環保精神,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巢湖學院“城市綠色服務小隊”于2023年7月4日來到巢湖市岠嶂山小區開展關于“回收廢舊電池,共創綠色家園”為主題的調研實踐活動。小隊在來到岠嶂山小區之前,對整個小區的環境、居民群體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并提前和社區工作人員取得聯系,進行溝通。據了解,該小區大部分居民是一個拆遷居民,主要都是一些老年人,他們對于一些環保知識略有匱乏,對于垃圾分類一是較為薄弱。所以小隊此行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回收廢舊電池,研究其內部結構,更是為了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更多的群眾了解亂丟廢舊電池的危害性,并知曉處理廢舊電池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創建綠色生態環境。
為了讓群眾更好的了解廢舊電池的相關知識,城市綠色服務小隊采用宣講的方式讓廢舊電池的危害走入了群眾的視野。7月4日,城市綠色服務小隊在與當地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協商下,選擇在湯山村岠嶂山二期鄰里黨群服務站的會議室進行宣講。首先,小隊成員對參加活動的居民進行登記。在宣講過程中,平鋪直敘的向群眾介紹廢舊電池的危害,呼吁大家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對居民的一些問題困惑進行了解答。接著,小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做了有趣的電池實驗,讓小朋友們都參與進來,親身感受實驗的樂趣,培養動手能力,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化為有趣的實驗,能夠更好地理解,培養興趣愛好。最后,小隊成員為居民發放調查問卷,耐心向他們解釋問卷內容,幫助他們完成問卷的填寫。在此之后,每位參加的居民都領取到一份小禮物。
宣講活動結束后,小隊成員們對問卷進行分類歸納后,發現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在使用電池,但對電池危害了解并不透徹,不清楚該如何處置廢舊電池。調查發現,他們多是直接扔進垃圾桶,與日常垃圾一起丟棄。少部分是放在家中閑置,很少會有人專門放到電池回收處。通過小隊的了解,該小區也缺少定點回收廢舊電池的地方,缺少對這方面知識的宣傳。




7月5日,城市綠色服務團小隊在與工作人員溝通下,將黨群服務站設為廢舊電池回收點,為期三天。小隊通過廢舊電池換新電池,肥皂等小禮品以調動居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在這三天中,綠色城市服務團兵分三路,兩名成員在服務站繼續進行廢舊電池回收活動,擴大在小區內的宣傳力度。三名成員對巢湖學院附近進行走訪調查,不僅局限于小區,更好的對外進行宣傳,有助于電池回收,提高群眾對廢舊電池處理方法的重視。隊長帶領一名成員和小區工作者一起對小區一些老人進行入戶走訪,更深入的了解他們對廢舊電池的處理方式,在走訪的同時也會向他們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需要你我他的每一份力量。






7月6日,城市綠色服務團的隊長在與指導老師溝通下決定當天下午在巢湖學院致知樓的實驗室進行電池的拆解及化驗。小隊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實驗室,穿戴好防護用具,各自拿好自己的工具,各司其職。將拆解的電池內部的成分進行分類處理,便于后續實驗研究。據研究發現,電池中的酸,堿電解質溶液會改變土壤酸堿性,影響水系的ph。而汞,鉛,鎘等重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在人體內富集,使人體畸形或致變,可見,亂丟廢舊電池的的危害是極大的。若可以回收廢舊電池,不僅減少污染,電池內的高錳酸鉀,鋅等成分也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減少資源的浪費。
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指導老師的教導,隊長的帶領及各位成員的積極配合。此次活動,深入老年群眾進行宣傳,為他們普及科學環保知識,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廢舊電池的處理。并呼吁廣大群眾提升環保意識,充分認識廢舊電池的危害性,積極參與到廢舊電池定點回收的活動中來。呼吁政府在街道上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以利于再生資源的回收與利用,鼓勵群眾養成電池分類和自覺收集的習慣,人人都來做環境保護的宣傳員和保護者,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人,做到人人講環保,個個實踐生態文明。(文、圖/朱仁志 初審/王巍 終審/陳和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