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尹曉杰博士第一作者,巢湖學院為通訊單位,在材料領域國際權威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發表其關于堿金屬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Facile fabrication of a series of Cu-doped Co3O4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y for alkali metal-ion batteries”。

研究簡介:
本工作通過高溫固相處理制得銅摻雜的Co3O4。并研究了煅燒溫度對Cu-Co3O4的形態以及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煅燒溫度極大地影響了樣品尺寸和Cu摻雜的Co3O4的循環性能,當煅燒溫度為600?C時,樣品尺寸變小,且得到中空的正十二面體。在600?C煅燒的Co3O4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在100 mA g-1時顯示出931 mAh g-1的初始充電容量,并且在300次循環后保持1293 mAh g-1的可逆容量。此外,樣品還作為鈉離子電池和鉀離子電池的陽極進行測試,在100 mA g-1條件下,300次循環后的可逆容量分別為522和331 mAh g-1。該工作為設計新型堿金屬離子電池負極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有助于推動堿金屬離子電池的發展。
期刊簡介: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致力于研究膠體和界面現象的基礎應用科學。該雜志旨在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其中包含關于膠體和界面科學在(例如)食品、能源、礦物加工、制藥或環境中的作用的新材料或新見解,已被SCI收錄,中科院2區,影響因子:5.518。
(文、圖/尹曉杰 初審/李宏林 終審/王小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