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提升美育修養,增強調節心理健康的意識和能力,5月9日下午,化材學院“心青年”工作坊于崇學樓中307教室開展“藝創作·潤心靈”手工心理團體輔導活動,2021級部分同學參加,化材學院輔導員王安琪、劉鑫帶領完成。

藝術治療就是通過藝術的方式,來傳遞和表達內心世界,進而釋放消極和不良情緒,使人變得樂觀開朗和健康。美國臨床神經心理學家里維斯的一項研究表明:手工制作可以成為一種天然的抗抑郁劑,能夠減輕壓力,引發大腦釋放出多巴胺、增強快樂的感受,而且手工成果帶來的成就感能起到一定的減壓功效。

活動伊始,王安琪向大家介紹了藝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借助本次團體活動釋放身心壓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劉鑫從馬賽克燭臺的歷史淵源到其制作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講解,鼓勵同學們用獨特的眼光和靈巧的雙手讓靈感與知識進行碰撞,創造別出心裁的作品。

在了解清楚制作步驟和流程后,學生便迫不及待地開啟了創作之旅。一堆堆色彩斑斕的馬賽克玻璃片或是色彩搭配,或是隨意混搭,一圈一圈地粘貼在玻璃杯上,把一個個普通的玻璃杯,裝飾成五彩斑斕,富有藝術感的手工作品。

在永生花手工花扇環節,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力,素雅的棉花、蓬勃的太陽花、淡雅的雛菊,細細構圖,無限創意,幾朵干花、幾縷干籽,在一雙雙巧手的擺弄之下,原本素白的扇面逐漸變得花團錦簇,一柄柄清新淡雅或者濃烈艷麗的團扇便活靈活現,美出了新的意境。

心向陽光,繁花自開。本次活動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手工活動,它更像是一個橋梁、一個中介,將同學們聯系在一起,表達內心的情緒,引導和啟發同學們關注心理健康,發展健全人格,帶領學生開啟了一場曼妙而深刻的心理旅程。(文/王安琪 圖/劉鑫 審/張繼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