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如如,女,漢族,1999年11月生,安徽阜陽人。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2018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擔任班級權益委員。曾獲校一等獎學金,校二等獎學金。在學科競賽,榮獲2021年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華中賽區二等獎。在社會實踐,獲愛巢社區“最美志愿者”、巢湖學院“優秀志愿者”、環巢湖全國自行車公開賽志愿者、巢湖學院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巢湖學院第八屆舞蹈大賽團體“二等獎”榮譽稱號。在2022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以初試總分336分順利考入安徽大學化學工程專業。

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說到考研,她說“既然決定了,就一定要堅持下來”。當被問到考研心得時,她說道一開始決定考研時,和大家一樣,每天糾結要不要制定周計劃、英語數學專業課聽誰的、應該買哪本書籍。每天發愁,不如花一天時間來分析分析,看看適合哪個老師的教學方式。她一開始學習數學效率很低,本身數學比較薄弱,基礎課程一上午才能完成一半,她也陷入過迷茫,或許不太適合數學。“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數學本身對于女生,就是枯燥、漫長、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學科。
要細水漫流地學習數學。數學基礎一定要打牢,正所謂基礎不穩,提高就要地動山搖了。她覺得要做好這幾點:首先,基礎要打牢,把老師視頻的例題弄懂,再練習簡單習題。其次,根據各科學習情況,合理利用時間。重要的是,考研后期可以模擬練習。問她考研后期學習是不是很緊張,她回答道“后期大家會更加努力,但前期按部就班地打好每門科的基礎,會發現沖刺階段也可以充分應對。
我也會遇到難以應對的學科,政治的背誦對于理科生來說,真的有點困難。好在有伙伴的陪伴,彼此監督,每晚背到熄燈一起回宿舍,騎電動車在路上,陣陣微風,微微星光,這或許是對我今晚又背會幾道政治大題的獎勵。”她說這段話時,都能切身感受到她的喜悅,在考研路上會遇到困難、迷茫、疲憊。但沒有挫折的生活怎么能叫青春呢。堅定內心的決定,不忘初心,正如“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唯有樹立堅定信念,才能不畏前方,迎來幸福的曙光。
追夢無悔,勇于挑戰
實際上,學姐是一個很內斂、容易害羞的女孩。她說,在高中時她極少在課堂發言。她想在大學突破自己,變成一個勇敢的人。大一時,她主動競選班級權益委員,講臺發言時,她一直告訴自己“都是同班同學,沒有什么好緊張的。”
在擔任班委期間,她協助校權益組織維護學生自身權益,主動關心同學,真誠待人,定期收集同學生活、學習的問題,并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得到同學們的認可與支持。她講到,有一次課上PPT匯報時,雖然之前經常在課堂發言,面對老師匯報小組項目,這是第一次。她其實私下練習很多次,在講臺還是不知覺的緊張,擔心出錯。最后的匯報老師的點評與評分都很不錯。
“從容面對,不畏不懼,不害怕犯錯,才會在成長中有無限的勇氣和動力面對挑戰。”在考研的復試,她談到,這些平時課堂發言的積累,讓她變得更加自信。由于她實習在上海,復試在隔離賓館內進行,她十分感謝防疫工作人員,給她提供有線網絡和安靜的環境,志愿者的幫助給她帶來了強大的自信,面對和藹的復試老師們,一開始的緊張都煙消云散了。面對復試老師的專業提問,認真思考、從容回答。有志者,事竟成,做好充分的準備,勇敢接受挑戰。
志愿路上,揮灑青春
剛入學她加入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青協是一個提供奉獻愛心的平臺,她懷著熱情幫助別人的態度,成為青協大家庭的一員,進行公益活動。在愛心志愿服務活動中,參與軍訓衣物回收,捐獻愛心,為民工群體分擔一點壓力;參加“湯山環保行”活動,一起爬湯山,沿路撿垃圾,維護湯山干凈整潔的形象;前往東風小學,進行化學小實驗的演示,看到小朋友好奇的目光,她真的很開心,能夠體會到成為一名志愿者的光榮使命感;開展“節日微課堂”,在傳統節日進行特色活動,留住這些流傳千年、意味深長的傳統文化。“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她成為一名志愿者的原則和前進的目標。在2020暑假期間,她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獲得“優秀先進個人”的稱號。
采訪手記:“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成長的路上會有迷茫、孤單、失意,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遠方才是我們的目標,追尋彼岸的風景。只要我們前進,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文/袁航 圖/錢如如 審/張繼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