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飛宇,男,漢族,安徽亳州人,1995年6月生,巢湖學院工商管理學院2017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現任職于渦陽農村商業銀行。(輔導員/任潔)
我微笑著走向生活,
無論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報我以平坦嗎?
我是一條歡樂奔流的小河。
報我以崎嶇嗎?
我是一座大山莊嚴地思索。
初見陳飛宇學長,給筆者的印象是沉穩內斂的。面對采訪,他的回答穩重而周密,而也時常給出意想不到的答復,將氣氛變得輕松愉快,學長的經歷是波折的,而他依舊如河流奔涌不息,而每當學長在考慮采訪問題的答復時,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詩中的那一句——我是一座大山莊嚴的思索。
自我的提升要從實踐培養
剛踏入大學,陳飛宇像大多數人一樣感到迷茫。在面對多元化的校園時,如何選擇自己的方向是一個不容易的決策。陳飛宇選擇通過校園實踐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剛進大學時,我覺得自己的溝通能力不強,所以我積極參與了校園活動,加入了一些社群,并進行了一些推銷拜訪。”陳飛宇說。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付諸實踐才是高效解決問題的方式。上門拜訪雖然辛苦,但磨練了他的能力。此外,陳飛宇還積極參加與專業課程相關的比賽,如國元證券杯,盡管對證券領域不太了解,但他努力閱讀書籍,深入研究。他的努力不僅帶來了知識,還培養了興趣。“我建議學弟學妹們也參加一下,證券領域非常有趣。”談到參加的比賽,陳飛宇也表示很享受其中,最終獲得了省級三等獎。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陳飛宇的態度是保持冷靜,適應新的生活方式,融入環境,而不是強求環境適應自己。
談及專業選擇,許多大學生可能沒有進入自己理想的專業,對于這個問題,陳飛宇說:“既然已經來了,就要接受現實,在大學里可以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有時候深入了解后,會發現之前設想的并不是真實情況。重要的是在當前的基礎上培養專業興趣,并朝著自己的興趣方向發展。”興趣和適應是陳飛宇對待學習生活的態度,從知識中找到樂趣,從環境中鍛煉自己。
實現目標要全身心投入
談到規劃,陳飛宇表示,剛進大學時對新環境感到茫然,所以他的初期策略是提升自己,學好專業知識。深入了解專業知識后,他努力朝著自己想要從事的方向學習,并獲得專業證書。
陳飛宇還指出:“做一件事情,需要將生活軌跡和學習軌跡都朝著目標努力。”分散精力難以取得成果,全身心投入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面對日益增加的就業競爭壓力,陳飛宇建議學生要認識到這一現實,并為之做好準備。“要誠實地告訴學生現實情況,有時候人需要被現實敲醒。”陳飛宇的公務員考試之路并不平坦,經歷了兩年的波折,但對于不同的人生選擇,他強調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要尊重他人的選擇。在面對困難時,陳飛宇建議不要抱怨,而是專注于提升自己。
工作的進行要以心交心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談及工作,陳飛宇表示,“自己不經歷,說什么都是白說。”剛開始時都會覺得棘手,而實踐方能出真知。“工作不得不面對,就成長起來了。”陳飛宇所在的渦陽農村商業銀行主要客戶群體是農村居民,鄉親們淳樸厚道,但是對于銀行產品中的新事物不了解,缺少認識,對于銀行的產品持有的態度多是觀望,這就導致新產品的推行有著難度與阻力,這時處理好溝通交流便是工作的重點所在。
對于人際工作的處理,陳飛宇說,最主要的是待人真誠,力所能及為他人著想,切實幫助對方解決困難。只有待人誠懇,對方才能與你以心交心。換位思考替別人考慮,與客戶的溝通要有耐心,客戶對于產品的盲區要慢慢解釋。銀行的工作多而忙碌,身處其中難免感到壓力,聊到如何消解壓力時,陳飛宇的回答出人意料:“睡一覺就好了。”對于客戶的困惑無微不至,而對于自身的享受卻從簡待之,其敬業精神令筆者欽佩。
而縱觀整個采訪過程,適應與進取是陳飛宇面對新環境的處理方式,“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順時而謀,應時而動,在這樣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船與槳,拼搏努力,鍥而不舍,方能揚帆遠航。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現實生活中,空談的夢想只是易碎的泡影,而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是邁向理想的扎實基礎。微笑面對生活,未來終將報之以歌,勤奮以力而行,而后終會結成甜美的果實。
采訪手記:在對話時,學長的言辭邏輯縝密,侃侃而談,而在大學剛開始時,學長對交流是沒有這么得心應手的,保持學習的同時在課余時間鍛煉自身的能力,是他提升自我的方式,積極參與活動,也令他在工作中有所獲益,與人為善,嚴于律己是學長的生活態度。(文/楊金喆 圖/受訪者提供 初審/金晶 終審/管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