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見江燮風學長,是在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前,熱情好客的江燮風頂著三十多度的炎炎烈日出來迎接我們一行,江燮風現工作于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內主管銷售方面。謝裕大茶行,致力于研發、銷售原產地名茶。19世紀末20世紀初,謝裕大茶行遍布九州各地,又通過外商洋行將茶葉遠銷遠東與西歐,有“名震歐洲四五載”之美譽。晚清洋務重臣張之洞欣賞其誠信經營的理念,親筆題下“誠招天下客,譽滿謝公樓”;后又有新安畫派大師黃賓虹盛贊謝裕大為“黃山毛峰第一家”。謝裕大茶行,實為中華老字號茶行之翹楚。公司集生產、加工、銷售、科研于一體,屬于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初步了解 深入淺出
他邀請我們進入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并向我們介紹茶文化博物館中相對特色的內容,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有關安徽茶文化的起源、發展歷程和未來發展規劃,在江燮風親切認真的句句講解中,茶文化在我的內心建立起一個初步框架。茶葉博物館里有六個廳,分別是茶史廳、茶萃廳、茶事廳、茶緣廳、茶具廳、茶俗廳。參觀以后,我發現中國古茶的分布區有云南、海南、浙江、臺灣、廣東、福建的很多地方,也知道了茶按照制作方法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和烏龍茶。
踐行使命 因地制宜
后續在與江燮風的交流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江燮風謙虛謹慎,探索求知的態度。曾國藩曾有言“事在局外吶喊總是無益,唯有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江燮風自畢業回到家鄉以來,與其團隊便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出一條適合黃山發展的茶葉銷售方式,黃山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旅游資源決定了它發展的獨特性。他表示,信息化時代,電商是目前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尋找優質主播進行相關培訓,與當地農戶取得產品和市場的有效對接,幫助更多更好的茶葉銷往全國各地,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傳播的快速性與及時性,幫助全國各地的人了解安徽茶文化。
奮斗力行 錘煉作風
江燮風回憶起大學生活,直言那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好時光,他當年讀書時的工商管理學院叫做經管法學院,在班級曾任生活委員及團支部書記,院級青協任部長,班干部經歷不僅豐富了江燮風的大學生活,也幫助他與學院老師和不同專業的同學有更密切的交流。他表示,在學院青協的工作經歷給他的收獲最大,初入大學,進入學生組織,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逐漸熟悉各項工作流程,每學期前做好工作規劃,在不同的時間段做不同的事情,無論是到小學支教還是前往敬老院關愛老人,這些精彩難忘的實踐活動經歷都為江燮風的大學生活里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學期末的評比工作中,他總是奮勇當先,積極主動帶領部門成員準備好評選的相關資料,在此期間他也熟練掌握了ppt的制作方法,ppt制作這項技能在他現今從事的工作中也大有裨益。“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不到結果敲定的那一刻,江燮風總不會輕易懈怠,他在班級任團支部書記期間,也始終保持高度的自覺及謹慎的工作作風,輔助老師解決班級建設存在的各項問題,致力于搭建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梁紐帶,通過上傳下達,幫助完成班級學風建設。
志同道合 奔赴未來
他談到在大學期間遇到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在自己的成長成才路上發揮了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身邊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玩鬧有之,但大多數時間還是在認真學習的,學校學到的很多專業課知識,例如稅種的分類計算,在現今的工作中也常常適用,班委的經歷在工作中也發揮了很多作用,邏輯思維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僅要低頭做事,學會架起框架,抬頭做好規劃同樣重要,及時回頭看,總結反思,要有上進之心,懂得將行為與實際相結合,既要做好面子工程,也要重視“里子”工程,做好諸上種種,方能實現自我飛躍。
采訪手記:在田壟上耕耘,在殿堂上做事。江燮風學長將矢志不渝,躬身實踐,用腳步丈量徽州土地,用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幫助徽州茶葉暢通銷路,實現自我的進一步跨越。(文/王榮榮 圖/受訪者提供 初審/金晶 終審/管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