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學校的首要政治任務。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推進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以實際行動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為此,黨委宣傳部、教工部聯合采訪了教師代表。他們紛紛表示將全面、系統、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立足教學科研,不斷創造新業績,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席景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還提出繁榮文化事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和藝術創作者,我深受鼓舞,同時深感責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立足本職崗位、牢記初心使命,腳踏實地、勇毅前行。在教師本職工作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教學改革出發為提高師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而努力;在基層黨組織工作上,不斷提升“三會一課”質量,切實提高黨支部的履職能力、帶頭作用和創新意識;在藝術創作上,堅持深入人民生活,關注時代脈搏,在弘揚大善大美上不斷下功夫,為美術與設計學院譜寫新時代絢麗華章貢獻自己的力量。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教授馬永梅
作為高校一線教師,我深切感受到,只有把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來抓,才能更有效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充沛的動力。我們要秉承自信自立、守正創新的精神,堅持“德學并舉、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揚“文明和諧、自強不息”的校風、“博學善教”的教風和“樂學尚能”的學風,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關鍵位置,勇于探索求真、獨立研究,以科研創新的思維方式、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化以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造就可服務地方和國家的棟梁之才,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歷史重任盡綿薄之力。
機械工程學院講師邢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根基,科技創新又將為教育注入新動能。作為高校一線教師,在做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以教學模式創新為手段,探索將虛擬仿真技術大規模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開闊學生的眼界,鼓勵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加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認真修改學生撰寫的參賽項目計劃書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申報書,指導學生制作創新作品參加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電子工程學院講師范傳宇
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以及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成就與變革,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令人激動,催人向前,通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必將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一篇經典文獻。
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首次把教育置于首要位置,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與高等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更覺使命在肩。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自覺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在教育教學中堅定政治方向,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毫不動搖,不斷提高知識水平,把握教學規律,關愛學生,做學生知識的引路人、品格的引路人。在科學研究中要以科技前沿、重大戰略需求、經濟主戰場以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指引,以嚴謹求是的態度、刻骨鉆研的精神,爭取多出成果,助力學校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在社會服務方面,將區域經濟發展與個人專長結合,在環巢湖的水質監測以及合肥市空天信息產業方面添磚加瓦。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助教朱興旺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為大學教師,我們應該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與產業緊密聯系,建設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現代產業學院,培養適應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尤其我作為巢湖學院網絡智能與安全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參與者,我認為現代產業學院是實現校企深入合作、實現校企共同育人的重要途徑,也是校企合作的發展方向。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已成立的網絡智能與安全現代產業學院還需要往深做、往實走,與企業共同研究具體落實方案,以產教融合和產出導向作為出發點,建立起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的專業集群,提高學生跨交叉應用能力,使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鏈對接地方產業創新發展鏈,為國家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輸出。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李宏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二十大報告,為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培養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努力工作。具體行動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加強課程建設,深挖課程思政。自覺按照國家一流課程建設標準建設所承擔的課程,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科技強國的信心和決心,實現潤物細無聲的價值塑造;二是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2014年至今指導學生各級各類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2項,50多名學生參與其中,和學生共同申請發明專利6項,其中2項已授權,和學生共同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2017年擔任學業導師以來,9名學生考取研究生。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講師葛碧琛
新時代新征程,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團結帶領全院師生繼續推進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藥專業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師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教育事業盡力、為強黨強國擔當。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基層黨員教師,我深感所肩負的責任感和重要使命。從自身出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生物制藥,深耕教書育人第一線,不斷深入教研和科研事業,注重教、學、科研等多個環節的深度結合。堅持立德樹人,作為生物學科教師,要把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專業課教學緊密結合,要用豐富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專業課“隱性思政”的力量;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科學實驗、嚴謹求學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多參加學科競賽或大創項目,為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文/受訪者提供 統稿、初審/郭超 終審/張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