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旅游管理學院緊密對接地方戰略發展需求和學校定位,逐漸形成了“六維共建、五育并舉、四化賦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全力推進旅游人才生態迭代升級,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人才力量。
以“六維共建”為動力,謀劃學院發展新圖景
學院一直堅持“廣歷勤思”的育人理念,恪守“求真崇美”的治學之道,弘揚優秀歷史文化,倡導現代旅游文明。近兩年來,學院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研讀《深化文旅融合彰顯徽風皖韻加快建設高品質旅游強省》《全國旅游發展大會》文件精神,以文化旅游與生態康養產業發展需求為指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統籌黨支部、團學隊伍、教學系、產教融合團隊、跨校教研團隊、學科建設團隊“六維”力量,統籌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搶抓機遇,錯位發展,積極彰顯以管理學、地理學、藝術學三大一級學科為支撐的本科專業群的應用型定位和復合型特色,全面提升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爭創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文旅人才培養基地。

旅游管理學院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
以“黨建+團建”為抓手,構建“五育并舉”新模式
學院深刻認識和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圍繞學?!?338”戰略,學院以“黨建+團建”思維系統構建思想引領和學生培養,逐漸形成了一張藍圖、三支育人隊伍、五育并舉的“135”特色黨建+團建育人模式。

旅游管理學院“135”特色黨建+團建育人模式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院將“德”與“智”并存,通過深挖與提煉環巢湖地區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思政、地方紅色文化論壇、展館講解等實踐活動,實現“以文化人”。倡導躬行實踐,通過四大社團活動(湯泠茶藝社、毅遠行旅游創意協會、美體形象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行走課堂、志愿服務等促進體美勞結合,實現“以行立人”。

旅游管理學院四大社團活動
近年來,學院團學工作取得明顯進步。2023年,旅游管理學院青協入選2023年度志愿匯優秀組織。2024年,1支團隊入選2024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1支團隊入選2024年“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全國大學生志愿宣講團。



旅游管理學院團學工作成效
以“新文科建設”為指向,構建“四化賦能”新體系
學院結合新文科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找準專業建設改革切入點,以產教融合作為新文科發展基礎,以科教融匯作為新文科創新靈魂,以國際互動作為新文科撬動杠桿,以數智融入作為新文科驅動引擎,逐步提高專業教育與產業行業的融合度、地方服務的創新度、聯合辦學的開放度和人才培養的靈活度,形成了“黨建引領,校地、校企、校校四方協同,培養具備產業化、學科化、國際化、數智化能力的文旅類新文科人才”的專業建設思路,建成了一批較高水平的專業建設成果。
聚焦產業化,培養高技能文旅人才
近年來,旅游管理學院一直緊跟長三角、安徽省、合肥市產業發展實踐,高度重視校地、校企合作,積極與周邊文化和旅游部門、長三角地區的文化和旅游企業加強合作。在人才輸送、職業培訓、學生實習與就業等方面開展長效合作,體現了應用型專業發展特色。經過多年拓展,在長三角地區建立了30多家實習就業合作單位。

旅游管理學院實習實訓基地
通過教師掛職鍛煉、業界精英進課堂、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等舉措,實現師資共建、人才共育、資源共享、標準共研,著力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打造協同育人新范式。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崗課證融通的原則,讓學生在學習相應課程的同時參加人力資源管理師、會計師、導游證、會展職業經理人等職業資格考試,提高學生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和匹配度。

業界精英進課堂
聚焦學科化,培養高品質旅游人才
圍繞著應用型高校建設定位,以旅游管理重點建設學科和“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為基礎,引領學院師生將研究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精準服務環巢湖地區文化旅游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過程中,學院以“慧旅學術堂”和“旅業前沿風”等“前沿課程”為引擎,以“學科平臺”為基礎,以“學科專業技能競賽”為抓手,構建學科、平臺、專業一體化建設體系,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知識、跨專業技能和跨領域創新能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旅游管理學院“慧旅學術堂”和“旅業前沿風”活動
近年來,旅游管理學院師生圍繞環巢湖地區的紅色文化、生態文化、歷史文化資源等進行了廣泛調研與研究。近5年,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3項,簽訂橫向課題23項,出版社學術專著4部,發表論文50余篇,爭取到賬經費200余萬。通過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創新,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批國家級項目10項,省級項目15項,學科建設質量提升工程項目3項等等。除此之外,旅游管理學院逐漸形成了以“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基礎,以全國商業精英挑戰賽會展文旅與會展創新創業比賽、華東區紅色旅游線路設計大賽、安徽省大學生國際貿易綜合服務技能大賽、安徽省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比賽五大品牌賽事為核心,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學科平臺項目及科研論文撰寫訓練為兩翼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格局。



旅游管理學院承辦的學科專業技能競賽及其獲獎證書
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的項目策劃、統籌、運營能力;通過科研創新訓練,提高學生社會調查、分析研究、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充分彰顯了科教融匯的作用。近3年,旅游管理學院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專業技能競賽獲獎40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考研率也從4.3%升至了6.8%。
聚焦國際化,培養高能級旅游人才
講好安徽故事必須提升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培養。近年來,旅游管理學院遵循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的理念,大力推進辦學國際化,持續選送優秀教師和學生到國外高校交流訪問、研修學習。

旅游管理學院師生赴國外交流學習
其中,與愛爾蘭香農理工大學酒店、旅游與休閑系合作舉辦的酒店管理(中愛合作)(3+1)項目已招生9年,是巢湖學院唯一一個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的項目。發展過程中,學校還與愛爾蘭香農理工大學簽訂國際科研合作協議,就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教師互訪等展開深度合作。近幾年,學院30余名學生獲得國內外雙學位證書,并有部分同學在牛津布魯斯克大學、愛爾蘭圣三一學院、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攻讀了碩士學位。

“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酒店高質量人才供給” 國際學術研討會
未來,旅游管理學院將結合國際性旅游節事活動、國際性會展中心場館、國際品牌酒店等對人才的新需求,繼續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程體系,加強跨文化交流、國際文化旅游發展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積累,為講好安徽故事國際篇章提供人才保障。
聚焦數智化,培養高素質旅游人才
近年來,旅游管理學院通過網絡和實地調研發現,文旅企業對數字復合型應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廣泛。目前,學院已將人工智能、大數據挖掘、大模型應用等數字化技術不斷滲入教育教學中,加快培養使用文旅新質生產工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同時,與合肥大學、黃山學院、浙江萬里學院等高校開展跨校教研活動,并聯合共建微專業。

旅游管理學院與文旅領軍企業舉行產業學院協商共建座談會
此外,還與同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云驢通信息技術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對接,共同謀劃數字文旅產業學院,嘗試打造數字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以人才創新推動文旅新質生產力發展。
未來,旅游管理學院將繼續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1358行動計劃”,不斷加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力度,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貢獻力量。(文/朱學同 圖/童茜 初審/雷若欣 終審/洪作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