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媛,女,漢族,1997年8月生,安徽銅陵人,信息工程學院15級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曾獲得校二等獎學金,“雙百”科技大賽二等獎,信息學院新人才競賽二等獎等榮譽。現已收到利茲大學、約克大學、薩里大學和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四所大學的offer,將于今年9月前往英國攻讀碩士學位。

抓著四月的尾巴,下午五點,沐浴在橘色系的陽光下,夏媛學姐如約而至。白色的打底衫配上青色的外衣,帶著青春活力的面容出現在我眼前。學姐很開朗,經過簡單的寒暄之后開始的生疏感也漸漸消散,我開始去了解她大學四年的生活。
對焦目標,是我“成片”的開始
目標放到中間,擺好相機,調整焦距成清晰,這便是照片拍攝前的準備。
說起考研這個話題,夏媛有些害羞地表示,一切的開始來源于她的一個“小毛病”。高考失利,帶著不太滿意的成績,她報考了離家鄉更近的巢湖學校。初入大學,她和其他的大學生一樣,懵懵懂懂,跟著室友加入了很多社團。開會、宣傳活動、日常工作,校園的各個角落時常可以看到她嬌小的身影在奔走。大一一年的時間里,忙著學業,社團活動,積極準備比賽,不似高中時的枯燥苦悶,生活也算是有聲有色。大二伊始,她卸任了社團的工作,時間變得充裕了。回想起那段時光,夏媛笑著說道:“不再奔走于各個活動,每天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空閑時刷刷劇,睡個懶覺,生活真的很愜意。”安逸是讓人上癮的毒藥。沒過一個星期,她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喜歡忙碌的感覺,太過安逸的生活會讓我感覺害怕。”正是她這個異于常人的“小毛病”促使她開始了考研的進程。
在報考國內大學和出國留學之間,她選擇了后者。國內的學校很好,但報考的人數太多,僧多粥少,斟酌了現實的情況便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看慣了“小橋流水人家”,也向往著哥特式文明的典雅。而且對于英語不是太好的她來說,英國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精修專業課程,又可以藉此練習口語提高英語水平,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奮斗的青春也是從這里出發。
調節“平衡”,找尋“成片”最合適的色調
調節平衡,選擇最適合的色調,按下快門。這便是拍攝質量的保證。
“以夢為馬,以汗為泉,不忘初心,不負韶華。”有了目標就有了朝著它努力的勁頭。“出國留學的念頭確定下來,我就定下了一個個目標。”夏媛詳細地講述了她的考研歷程。國外大學招收研究生不同于中國的一考定終生,他們更注重的是在過程中你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申請國外研究生首先你的GPA(Grade PointAverage,意為平均學分績點)要在3分(80—90分為3分)以上,所以每一年的成績都至關重要。
“每每考試前我都會去‘打擾’老師,為了一兩分的平時分而較勁。”她調笑地說到,在授課老師中15級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夏媛都是“出名”了。平時上課,她都會做到前幾排,筆記記了好多本,考試周里也是早出晚歸。努力的人總是好運的,她的GPA不但超過了3分,并且成績還名列前茅,拿到了校二等獎學金。有了這第一步的成功,她滿懷信心的開始了第二步——積攢實習經歷。
酷暑難耐,她不是待在空調間里玩游戲,看電視。或毛遂自薦,或經過親朋好友的介紹,每年寒暑假期她都會進入一些企業積累學習經驗。不去過多的重視工資的好低,而去觀察是否與所學的專業相關。幾年中,她先后進入幾家通信類公司和科技公司任研發人員和RBD助理等職務。那段經歷不僅讓她收到了四所大學的offer,同時也讓她在夯實專業基礎上受益匪淺。
GPA達線,實習經歷豐富,算是半只腳已經踏出國門了。但最后一步雅思成績卻是最大的攔路虎。“當時四級考試都磕磕盼盼地度過的我,雅思真的是我難以跨越的鴻溝。”談起這個話題,她依舊心有余悸。報輔導班,刷歷年真題,枯燥且希望渺茫。讓她印象深刻的是18年的新年。她住在深圳,大年初二父母都會老家銅陵拜年了,一個人,刷著半尺高的試題,腳邊躺著自家的狗狗。想要放棄了,就摸一下腳邊的小可愛,點上一堆好吃的擺成一排,最難熬的日子就這樣度過了。“這就是吃貨的快樂吧!美食入口,所以的煩惱都不是問題。”第二次雅思考試在上海,認識了個一起考試的小伙伴。“不知道是不是抱著破釜沉舟的信念,考完試我把所有的輔導資料都送給了同時去考試的小伙伴。”也許正是義無反顧的決心,她成功了。即使是這樣,筆試考試也只是碟餐前小菜,正餐是難倒很多學生的口語考試。口語不敢說,語法掌握不熟練,為了克服不敢和人交流的毛病,她每天都會抽出一個小時和菲律賓的外教進行網上對話,從開始只能簡單的單詞加手勢,到后面考慮能不能運用一些高難度的詞匯。在一次失敗后口語考試順利度過了。和我說起這些的時候,學姐都會很謙虛加上,“我很幸運!”這句話。但在我看來這份幸運是一滴滴的汗水的疊加,是一次次不言放棄的堅持。她是幸運的錦鯉,越努力越幸運。
修改瑕疵,雖不完美但也五彩繽紛
在采訪之前,我翻看了一下夏媛學姐的朋友圈,除了英文精讀刊物的推薦外,更多的是各色各樣的照片。學姐說她喜歡拍照,喜歡抓拍下此刻的心情,享受一張張圖片在自己手下變的更好看。我原本以為收到四個國外高校offer的女生是一個朝九晚五,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霸,未曾想到她是這樣一個身材嬌小,活潑、開朗、干練的女生。熱愛攝影,大概是將這四年作為一次拍攝來精心準備。四年的時間,她沒有局限于書本學習,而是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成為學生會、藝術團的骨干成員;空閑的時間,她刻苦自學各種辦公軟件操作系統;熱愛舞蹈,獲得舞蹈大賽第二的成績……不斷地豐富照片的畫面,雖然這個過程也有遺憾與瑕疵,但無愧于心便好。
最后,當我問起她這四年的感受時,她想了想,很自信的回答:“感謝自己這四年的努力,一步步的走來,于心,我無愧。”
記者手記:我們一直在羨慕那些幸運的人,嫉妒他們的運氣,懊悔自己的平庸,但其實,他們的幸運離不開日積月累努力的積淀,所謂的幸運只是他們取得成功的一個外在契機,正所謂功到自然成。與夏媛學姐的談話中,我可以感覺到她的謙虛,她的自信。“你是擁有山川河海的神明,而我是因與神明交錯而發光的少女。”越努力,越幸運。(文/朱倩倩 圖/受訪者提供 審/陳小波)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