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經濟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導向,以服務國家戰略為重要使命,構建了思政育人、專業育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的“五維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為建設具有國際視野、區域特色、江蘇示范、南財風格的本科教育教學作出貢獻。
思政育人提高度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經濟學院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了“大思政”格局。一是黨建引領,強化使命驅動。經濟學院不斷推進黨建與人才培養雙融雙促,先后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江蘇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江蘇省示范性勞模與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江蘇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了主陣地。二是改革創新,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全覆蓋。經濟學院推動思政教育入方案、入課堂、入教材,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了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三是強化實踐,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經濟學院積極引導學生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邊研究邊探索,邊總結邊推廣,提高學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意識和能力,打造出思政育人的有效著力點。依托學院優勢,助力學校獲得全國鞏固脫貧成果第三方評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專業育人強力度
經濟學院著力打造出結構合理、層次明晰、發展有序的本科專業教育教學體系。一是一流專業引領,打造專業核心競爭力。經濟學院建成經濟學、經濟統計學兩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及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22年為契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新增數字經濟本科專業,并將大數據、碳經濟、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等時代元素有機融入教學體系,不斷突出專業特色,打造專業亮點。二是強調兼容并包,進行拔尖專業探索。2022年,經濟學專業獲批江蘇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爻浞职l揮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優勢,保障學生在全校多院系間靈活選課,鼓勵教師跨院系聯合指導,使學生能夠在多學科間融會貫通,掌握的知識體系既精深又寬厚。三是利用名師示范,提升專業師資隊伍水平。經濟學院充分發揮國家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的示范效應,成立“名師工作室”,通過開展教學研討、教學競賽、學術研討等活動,促進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老中青年教師傳幫帶機制,實行青年教師助教制度、聽課制度、傳幫帶研討,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課程育人加厚度
推進課程建設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經濟學院以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創新能力、全球視野的一流人才為目標,構建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一是打造精品,提高課程內涵質量。近年來,經濟學院打造出6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積極推動課程建設向縱深發展。二是開拓創新,變更課程教學方式。經濟學院通過學分制改革,設置開放型課程體系,因材施教,為學生量身定做個性化的課程組合方案;加強小班化教學,在課堂上利用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優質資源,開展實驗教學、混合式教學和翻轉課堂教學;建立“微專業”和輔修專業制度,促進跨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三是閉環管理,保障課程教學質量。經濟學院構建由目標管理、運行實施、監督評價、實時反饋和調控改進“五大系統”,校、院、系、教學團隊和課程群“五級組織”,教師、學生和用人單位“三大要素”,教學組織指揮、運行保障和質量改進“三維閉環”組成的“5533”保障體系,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科研育人拓深度
在尊重學生個性和自主選擇的基礎上,經濟學院為有志于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本科生打造學術平臺,為構建高質量基礎研究人才隊伍提供“源頭活水”。一是言傳身教,推行本科生導師制。經濟學院聘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高水平大師擔任本科生導師。導師負責傳授解答學生的各種學術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學術實踐和學術研究,帶領學生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通過言傳身教起到名師出高徒的引領效果。二是教研協同,全面提升學生學術素養。以經濟科學、大數據實驗室等學術資源為依托,積極開展面向學生的“高級計量經濟學”暑期學校、“紫經杯”科技論壇活動,舉辦“論文大賽、學術能力提升、經濟學前沿”三大專題的系列講座,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三是方向引領,打造一批特色研究成果。立足當前國家在糧食安全、數字經濟、碳達峰碳中和以及鄉村振興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充分發揮學?!柏斀浀咨薄凹Z食特色”的優勢,經濟學院以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為主攻方向,積極開展有組織科研。近年來,本科生獲得江蘇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團隊獎和單篇獎30余項,在《統計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實踐育人增亮度
讓青年學生在廣闊的社會實踐中學知識、長才干、提素質是立德樹人的主要任務之一。經濟學院積極整合各方力量與資源,切實提高實踐育人的有序性與實效性。一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經濟學院構建由公共基礎實踐、專業課程實踐、專業綜合實踐和“第二課堂”活動四個實踐教學模塊有機銜接、相互補充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把握自我,培育出一大批敢闖會創的青年英才。二是倡導“雙創”理念,推行實踐創新提升計劃。經濟學院將“雙創”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了依托“雙創”課程、“雙創”實踐、“雙創”基地等協同培養的“雙創”育人體系,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取得了良好效果。經濟學院獲得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實現了學校在該賽項上的歷史性突破;在其他學科競賽中,獲得各類省(部)級及以上獎項150余項。三是深化合作育人,構建產教融合體系。經濟學院不斷拓展校內外實踐基地,積極與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大學環科院、江蘇科易達環??萍脊煞萦邢薰尽⒔K中創市場調研咨詢有限公司、江蘇敏捷創新經濟管理研究院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建實踐基地30個。通過合作共建高水平行業特色課程,引導學生實習實踐,經濟學院將校內課堂的理論優勢和校外基地的實踐優勢有機結合,實現協同育人目標。
(朱紅根 華中昱 劉余 陳杰 劉小峰 張圣兵 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