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法學院秉持“厚德、明法、守正、篤行”的院訓,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法學專業作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利用高水平理工大學學科優勢,以法學與理工科交叉、協同與融合多元卓越資源平臺為支撐,創新德才兼備、文理互鑒的復合型多元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精法律、知工業、懂科技的多元卓越法治人才。刑事訴訟法課程融入OBE理念入選教育部門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及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名單。
OBE理念下刑事訴訟法課程思政目標
思想價值引領是刑事訴訟法課程建設之關鍵。OBE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指學生通過教師講授獲得學習成果,以學習成果為依據反向設計教育模式。刑事訴訟法課程將“立德樹人”“誠實信用”作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是學校法學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首要目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宏觀指導與領悟,學校法學院在教學中自覺應用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
學科思維:客觀理性、細膩縝密、批判質疑。刑事訴訟法課程重在教師引導學生養成法律思維方式,分析各利益主體的權責義,在情、理、法之間尋求人文關懷,在個案正義尋求法律價值取向,在法律概念與規則間建立普遍聯系和發現具體差異,在歷史傳承與國別借鑒中守正創新等,反復訓練和不斷強化,最終形成一種思維方式。
價值引領:公平正義。課程體現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的價值判斷,契合“德法兼修”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通過引導學生解讀法條,發掘人性考量、價值關懷和制度定位,培養學生的法治精神、程序意識、權責意識和批判意識,實現知識構建與價值引領的統一,將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內化為信念和追求、外化為行為和準則。
實踐回歸:立法認同、國際視野。如何將理論和法條應用于實踐、如何用法律解釋和指導司法實務至關重要,為此,法學院通過情境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使學生融入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將OBE理念融入刑事訴訟法課程思政
學校法學院刑事訴訟法課程秉持新理念、賦予新內容、運用新方法、堅持改革創新。授課內容及師資由“分課治學”向“課際融合”方向發展。學生理解基本知識,重點學習程序、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并持續加以改進,將學生所學及其對未來職業助益作為評價指標,授課目標及畢業要求重視成果導向。
理念與平臺。學校法學院深挖課程思政元素,結合內容實際,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內容體現思想性、前沿性與時代性,形成可供同類課程借鑒共享的成果;利用項目和競賽學習機制,運用騰訊會議、騰訊課堂、中國大學慕課等形式授課補充和互動交流,設置課程QQ群、微信群為信息和資料共享、線下交流、課后答疑、同學互動和學習成果展示與實踐過程等提供交流平臺,使教學過程包括實踐環節具有全天候、全過程、開放的特點。
融入思路。學校法學院以OBE教育理念為指引,兼顧講授理論知識與培養法律技能,縮短課程教育與法律職業間的過渡期;以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授課全過程實戰模擬演練,增強學生對法律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能力;直面“立德樹人”“誠實信用”在課堂中的精神呈現,培養學生系統的刑事訴訟法思維,將技能熟稔于心;遵循“法律文本解釋—法律價值引導—立法實踐回歸”的思路,將課程思政嵌入“知識構建—價值引領—實踐回歸”的三環,從指導思想、學科思維、價值引領和實踐回歸四個層面實現課程思政目標;形成“事實邏輯—價值邏輯—實踐邏輯”層層遞進的三環,實現求知、鑄魂、踐行三者的有機融合。
教學內容。學校法學院反復強調“立德樹人”“誠實信用”,將思政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從不同側面引導學生思考立德樹人、誠信原則的意義和價值,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課程導入階段,通過生活情景設置提問,引出立德樹人之基,誠信是立身之本;在參與式學習階段,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和完成任務單等方式,引導學生將誠信意識內化于心;通過刑事訴訟強制措施與其他法律措施的區別的案例分析,強調要從行動上踐行誠實信用;在“社會調查”課程中開展實踐教學,提升課程思政的教育效果,通過刑事訴訟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豐富的視頻學習資源、案例分析、前沿實踐,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法治素質與能力雙提升;借助“智能化學習系統+交互式教學翻轉課堂+小組討論”等形式,確保學習的全面性、針對性、前沿性與有效性。
教學方法。學校法學院采用深度參與體驗式教學方式,以問題為線索,通過“提出問題—探索方案—呈現價值”方式組織學生以組內討論、組間互評的互動方式積極參與和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深度融合;借鑒醫院診所實習培養醫生實踐教學模式,通過采用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課程內容;通過開展社區法律咨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畢業實習環節著力培養學生分析案情、證據歸類運用、法律文書寫作、法律咨詢等方面的能力;模擬審判環節使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全真模擬案例庭審過程。
教學模式。學校法學院采取以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BOPPPS教學模式,包括課程導入、學習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和總結等環節,全方位融入立德樹人、誠信意識等課程思政元素;構建教師、學生和課堂之間的三維互動形式,提升課程思政元素的滲透性,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運用中國大學慕課、騰訊課堂、騰訊會議、微信群、微信公眾號、騰訊QQ群等資源平臺;適時邀請法律實務專家開展“雙師”同堂授課,授課教師與校外實務專家相互交流,促進理論與實踐互動;在法學綜合實驗室開展情境模擬教學,分析典型事例和過程,加強實習實踐,改進教學及學生評價方式。
未來,廣東工業大學法學院將不斷探索將OBE理念融入刑事訴訟法課程的新路徑,使課程更加契合法治國家建設發展需求,特色更加鮮明。
(吳月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