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課程擺上“貨架” 大連理工大學“能力超市”開張
發稿時間:2024-01-15 08:24: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金卓)1月9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一樓大廳熙熙攘攘,百余平米的空間吸引了200余名師生,“共創能力超市,賦能卓越成長”2024年寒假“賦能計劃”正式啟動。

在“能力超市”,該學院的各類科研課題、社會實踐項目、興趣社團、科技競賽被擺上“貨架”,項目導師、社團俱樂部負責人化身“售貨員”,宣傳所帶項目及俱樂部,同學們爭相到自己感興趣的“商品”處駐足詢問。
該學院的項目導師呂恒告訴記者,未來技術學院成立于2023年,專為培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人才而設立,也被稱為學校的人才培養特區。學院為大一新生制定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化工、人工智能+建造、人工智能+智慧車輛5個培養方向,學生會在大一結束后分流到各個專業,而“能力超市”就如同一個窗口,讓學生盡可能地了解不同方向的特點特色,了解將來的就業機會和發展前景。

在呂恒看來,“能力超市”可以讓學生接觸到一個更加全面系統的培養體系,“就跟逛超市一樣,貨架上有什么一目了然”。對于選擇了相應項目的學生,導師會在寒假期間以及下學期的課程中,系統地講授相關方向的前沿知識,以及訓練實操課題,幫助學生找到興趣點,加深對專業的認識。
該院大一學生董可木在現場選擇了“面向網聯車輛的智能交通管控理論與方法”微項目。“目前智能交通的發展主要集中于網聯車輛的開發與應用,從智慧城市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對于這些車輛的智能管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通過課題的研究,能夠利用網聯車輛數據和交通系統數據,進行宏觀交通流狀態感知和預測,進而優化交通信號,達到提升交通效率,通行安全以及節能減排的目的。”
該院另外一名大一學生祝慶恩表示,“能力超市”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多元化發展,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的學業、職業規劃,也有自己所側重培養的能力,“不再是被動地被學院安排課程,有了很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大連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侯慶敏告訴記者:“為了響應學校未來技術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的要求,契合當下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學院黨委搭建平臺,創新育人載體,各學科教師路演展示,學生根據實際自主‘選購’,通過‘能力超市’,引導學生度過充實多彩的假期,激發多元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