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部署要求,遵循高校教師職業特點和發展規律,深入推進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改革,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體制機制,推動評聘制度規范化。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對強師強教行動作出專門部署,編制學校“十四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努力構建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評價科學、規范有序、競爭擇優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雙組長的職稱評聘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職稱評審組織、評審程序及有關工作制度》,嚴格規范職稱評審工作紀律,不斷優化組織流程,提升評審質量。分別成立教師系列、黨政教輔系列職稱評聘委員會,并結合學科分布及教師崗位類型情況等,設置學校學科評議組,共同參與評審工作,進一步提升職稱評聘的科學化規劃化水平。
突出育人導向,推動師德建設長效化。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表現作為職稱評聘的首要內容,將師德考核優秀與年度考核優秀進行等效認定。緊緊圍繞踐行教書育人使命,不斷強化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考察,提升教育教學實績在人才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制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學類成果認定標準與獎勵辦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審教學實績認定實施方案(暫行)》,由教務處、研究生院、團委、招生就業處等職能部門組成教學成果認定小組,與學校人才培養委員會、學校教學委員會共同研究并認定各項教學類成果,并將教學成果及效果認定工作前置于職稱評審申報工作。實行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轉換認定機制,允許教學實績突出的教師申請破格晉升職稱,引導廣大教師潛心從教、熱心從教。
完善分類評審,推動評價方式多元化。圍繞學校學科發展規劃、人才梯隊體系建設和崗位目標任務等,結合教師職業規劃和發展訴求為重要關注點,分類型、分層次、分學科設置評價內容和評審方式。在職稱評審中,以創新、質量、實效等為導向,加強同行評價和市場評價,并建立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著重考察人才學術水平、實際貢獻和發展潛力等,堅決破除“五唯”傾向。細化分類評價,在原有專業課教師、外語課和公共課教師分類的基礎上增加教學為主崗教師、教學科研并重崗教師的分類,并分別制定評審條件。探索推進多元差異化評價,不斷完善思政課、外語(非英語小語種)、體育、藝術等專業教師評價指標體系,豐富可替代科研項目和學術論文的成果種類,將教材編寫、高水平譯著、指導學生參賽、本人獲得專業領域國際資質等成果納入評審體系中,并根據學科特點適當調整晉升要求,鼓勵教師發揮個人特長,產出更多創新性成果。
強化信息賦能,推動評審流程數字化。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動態數據監測為基礎,建立服務教師職稱評審、考核評價的可視化平臺。整合學校人事、教務、科研等各類數據資源,建立教師“電子檔案袋”,并開發“教師畫像”系統,持續對教師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情況進行多維度的數據分析,為評審工作提供有力參考。規范數字化管理服務流程,提升人事系統管理效能,推動實現成果認定、個人申報、資格審核、同行評議的高效管理、“一網通辦”,以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職稱評聘工作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