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健全工作機制、拓展平臺載體、改革教育方式、突出特色文化,努力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健全工作機制“守德”。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雙主任”的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統籌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單位協同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格局。在教師招聘、考核評價、教學督導、評優評獎等環節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注重高位引領與底線要求結合、嚴管與厚愛并重,不斷激發教師隊伍內生動力。制定《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師德考核辦法》《師德師風先進評選辦法》等制度文件,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
拓展平臺載體“鑄德”。堅持黨建引領,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年、建設月以及師德師風大討論等活動,使教師黨支部成為涵養師德師風的重要平臺,發揮廣大黨員教師踐行高尚師德的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健全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組織全校黨員師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持續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入心見行。堅持價值導向,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化師德養成教育,運用東北抗聯精神等紅色資源引導教師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組織教師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中共黑龍江歷史紀念館等紅色場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依托墾荒紀念館、鐵人紀念館、大慶石油館等紅色基地舉辦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紅色經典藝術作品進校園,讓廣大師生感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改革教育方式“固德”。舉辦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出版《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將提升師德素養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廣大教師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開展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等典型選樹活動,通過事跡報告、海報展板、線上宣傳等方式加強典型宣傳,形成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良好局面。強化教師日常學習,編印師德師風“口袋書”,組織教師集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系列文件,著力提高教師的法治素養、規則意識,實現依法執教、規范執教。
突出特色文化“潤德”。立足學校辦學特色,制定《“塞罕壩精神青年接力計劃”實施方案》,深度挖掘塞罕壩綠色傳奇偉大實踐中畢業生艱苦奮斗、建設林場的感人事跡,組織教師以主題黨日、社會實踐等方式走進塞罕壩林場參觀學習,傳承發揚“塞罕壩精神”。大力宣傳鸚哥嶺自然保護區青年團隊等一批優秀校友事跡,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依托學校帽兒山林場、涼水實驗林場、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等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組織新入職教職工培訓,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培訓內容,開展“沉浸式”“體驗式”生態文明教育,引導教師進一步增強守護綠水青山、筑牢生態屏障的意識,進一步提升立德樹人能力和水平。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