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寫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李闖:鍛造最精銳的反恐特戰尖刀
身體精瘦,不善言談,是武警河北總隊某部大隊長李闖給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只要走上訓練場,全副武裝的他全身充滿活力,眼眸里透出犀利的光。李闖是黨的二十大代表。“這既是榮譽也是責任,這份責任將成為我鍛造最精銳反恐特戰尖刀的動力!”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孫金龍:當好基層帶兵人
黨的二十大代表、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濟南英雄連”連長孫金龍時常告誡自己:“當好基層帶兵人,要像鋼釘一樣深深扎在崗位上!”
-
二十大代表風采|王海旭:用忠誠護衛香江藍天
作為一名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親歷者,王海旭深刻感受到部隊日新月異的可喜變化。“在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指引下,我一定履行好代表職責,扎根練兵備戰一線,當好黨和人民放心、香港同胞信賴的‘香江衛士’。”王海旭說。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柯曉賓:躬耕毫厘之間 守護中國高鐵“神經元”
“趕上中國高鐵飛速發展的時代,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中國高鐵盡一份力,我感到特別榮幸。我不光要把自己的本領練就得更加嫻熟,還要傳遞給更多人,用汗水和努力建功新時代。”柯曉賓說。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李鵬:三十余載為民服務不忘初心
她扎根基層銀行網點30多年,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她言傳身教、先后帶徒近50人,為優質服務隊伍補充“新鮮血液”。她是中國工商銀行新疆烏魯木齊新民路支行副行長李鵬。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徐夢桃:為夢想堅持 拼出冬奧冠軍
“在賽場上,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后是整個中國體育,其中有非常多優秀的黨員,他們給了我很大支持。”徐夢桃說,“成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后,我希望把我們整個體育系統黨員們的精氣神,尤其是運動員黨員在備戰中起到的榜樣作用傳承下去,我也希望用我們追求夢想、力拼冠軍的勁頭,帶動身邊所有的人。”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李群:與疫魔競速的疾控“急先鋒”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擔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的李群,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來臨時,一次次義無反顧、逆行出征,詮釋著“守護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責任使命。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武鋼:新時代的風電追夢人
“利用風能造福人類,造出中國人自己的風機,讓中國人造的風機走向全球。”黨的二十大代表、64歲的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武鋼,談起30多年前的“追夢之旅”仍然意氣風發。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馬玉山:在控制閥領域打響“中國智造”
走進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的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在生產車間,一眼就看到擺放著的一個直徑長達3米的白色三偏心蝶閥展示樣品,這是馬玉山最近帶領團隊夜以繼日進行技術創新的成果。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錦梅:讓綠色成為高原最美底色
“最近晴天多,棚內溫度高,每隔幾小時必須澆一次水,保證幼苗生根所需的正常土壤濕度。”一大早,在海拔2200多米的高原溫室內,黨的二十大代表、青海省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張錦梅弓著身子,用水壺給胡楊苗澆水。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潘從明:十年磨劍 精益求“金”
身材清瘦,走路如風,言語不多,是解決問題的一把好手。他,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工序工序長潘從明。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路生梅:在黨和群眾需要的地方扎根
盡管已年近八旬,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路生梅每周的三次義診依然雷打不動。“患者需要我,我身體還很健康,還能繼續為他們服務。”她說。因為“被需要”,路生梅在陜北扎下了根,一待就是半個多世紀。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旦增頓珠:雪域高原上的“工匠”
40歲的旦增頓珠是西藏高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制成車間主任,2014年以來,他帶領團隊刻苦鉆研,改進工藝,完成一項又一項技術攻關,大幅降低運營成本,讓企業產能邁上新臺階。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桂梅:愿做大山里的一盞燈
盡管已65歲,身患多種疾病,雙手、頸背貼滿止痛膏藥,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還是堅持每天陪伴在學生身邊,手拿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上課、吃飯、做操。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劉秀祥:激發山鄉學子的奮斗動力
最近幾年,每逢新生開學,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秀祥都要給學生講述自己背著母親求學的故事,還會帶他們去老家看自己小時候居住的老木屋。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要“相信奮斗的力量”。
-
二十大代表風采|陳望慧:“種下”玫瑰產業帶富千萬家
在川西高原大山深處的四川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如今玫瑰產業紅紅火火。多年來,冒水村黨支部書記陳望慧,帶領鄉親種植玫瑰花,發展玫瑰產業,不僅讓全村實現了脫貧致富,更是帶動了46個村、近2萬人增收,被村民親切地稱作“玫瑰姐姐”。
-
二十大代表風采|王書茂:海上、岸上,始終不忘共產黨員的職責
他是大海里謀生計的普通漁民,一輩子行走在南海的風里浪里;他是漁民里的佼佼者,帶領漁民共同富裕;他是為國護海的模范,踴躍投身于南海維權斗爭和南沙島礁建設。他,是黨的二十大代表,海南省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潭門海上民兵連副連長王書茂。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梅玫:用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我聽姐姐您的話,每天都堅持鍛煉和看書,每周都會給爸媽打電話報平安,我現在一直都遵規守紀,還有很多打算……”這是一些曾經“迷途”的未成年人寫給一位檢察官的信。對他們來說,這位檢察官不僅有威嚴的一面,更有溫柔如“知心姐姐”的一面。她,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五部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梅玫。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陸秀興:在啃“硬骨頭”中推進鄉村振興
在陸秀興的帶領下,古灶村解決了多個歷史遺留問題,2020年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近3年村組兩級集體經濟收入年均超1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約4000萬元。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祝雪蘭:茶香氤氳蘊初心
祝雪蘭是山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六堡茶制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經過她統一炒制的六堡茶,因成熟穩定的品質受到市場歡迎。“我從小就看著外公外婆制作六堡茶,殺青、揉捻、干燥,每一個步驟都要很細致,做出來的茶才又香又耐泡。”祝雪蘭說。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徐芙蓉:在生死邊緣守護生命
“中國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醫護人員請戰到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世衛組織代表加沙西拉博士向徐芙蓉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她從容回答:“在中國,國家出現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會主動沖在最前面,不計報酬、不論生死。這應該是已經融入血脈的一種自覺。”得知自己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后,徐芙蓉說:“黨代表對我來說是無上光榮,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我希望能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事業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方勤:傳承新時代考古人的責任與擔當
他是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一位常年活躍在田野的考古工作者,一位武漢戰“疫”期間的國寶“守門人”,一位介紹中國禮樂文明的文化使者。回憶起當年實習的一幕幕,方勤依然記憶深刻:“在譚家嶺進行發掘的時候,嚴文明先生帶領趙輝、張弛先生一起確認了125萬平方米的城址和大型聚落。我非常有幸參與和見證了這一時刻,也堅定了我從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初心。”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連鋼:一門心思把港口科技創新做好
生于1960年的張連鋼是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別專家。他帶領平均年齡34歲的團隊,破解了十幾項世界級難題,建成了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作業效率最快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紀錄。今年,張連鋼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裴春亮:為群眾當好領頭羊、做好服務生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從人均年收入不到千元的省級貧困村,發展成為人均年收入超2萬元的新型城鎮化社區。十幾年來,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與鄉親們一道,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太行山下的美好生活。今年,裴春亮光榮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林丹:“我是軍門社區的女兒”
入黨37年,從事社區工作50年,林丹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建黨百年之際她被授予“七一勛章”。林丹表示:“我是軍門社區的女兒,黨和人民給我這么重的褒獎,就是要我當好居民的服務員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李勝利:赴湯蹈火為群眾
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專業技術一級指揮長,李勝利歷經萬余場戰斗考驗,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獲得過“中國消防忠誠衛士”“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十大杰出消防衛士”等諸多榮譽。今年,他光榮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路丙輝:陪學生走好人生路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榮譽等身的路丙輝心里,“老師”二字的分量最重。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后,他更感使命在肩:“我要繼續推進‘大思政課’,做一個溫暖的老師,陪學生走好人生路”。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傅平均: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滕頭村是浙江知名的“明星村”,村集體經濟實力強,有特色產業經濟工業園區,50多家企業落戶于此,所有村民每月享受福利金。“接棒”后,傅平均向所有村民鄭重承諾:“村里的工作一件也不能落下,村民的福利一分也不能減少。”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趙亞夫:走好科技興農富農路
把大米釀成米酒,剩余的酒糟做成黑豬飼料,黑豬排泄的糞便堆肥給桃樹,散養的雞鴨穿梭在樹蔭下,啄食墜落的果實,雞糞、鴨糞同樣化作肥料……這個家庭農場生態“小循環”,是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趙亞夫帶領當地農民就生態農業進行的新探索。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陳玲玲:解讀“生命之書”
今年44歲的陳玲玲是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玲玲說話語速很快,十分干練;惜時如金,是她一貫的工作狀態。在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實驗樓里,她的辦公室正對著器皿林立的實驗室。十年前,她義無反顧回國組建團隊,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與國外同行展開競賽,將青春和汗水揮灑在這方小小天地間。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劉伯鳴:打鐵人,更是“鐵打的”人
32年前,年輕的劉伯鳴走進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的廠房;如今,已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的劉伯鳴,依然奮戰在廠房里的國產1.5萬噸水壓機前。32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和團隊專心打造大國重器。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于吉紅:努力走在科技最前沿
利落的短發、得體的套裝,交談時柔和淡定,眼前的于吉紅給人干練的印象。為學生指導實驗、修改論文、授課,和團隊成員討論項目進展,主持和參加學術會議,作為國際學術期刊的編輯處理稿件……對于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于吉紅而言,每天從早到晚忙碌工作,是一種常態。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洪家光:以匠心鑄“機”心
1979年出生的洪家光身材精瘦、身姿挺拔,雖然戴一副半框眼鏡,鏡片后的雙眼仍然炯炯有神。他常年身穿工作服,工友們笑稱那是洪家光的“第二層皮膚”,在這層“皮膚”下面,是洪家光為航空發動機研制專用工裝工具所傾注的心血,是一顆為鑄就中國“機”心而跳動的匠心。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廷·巴特爾:生態好牧民富是我的初心使命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薩如拉圖雅嘎查地處渾善達克沙地西北邊緣,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多年來,在沙化較嚴重的地方,廷·巴特爾帶頭植樹造林,建成了一處沙地柏保護區和兩處黃柳基地。他還帶著牧民“圍欄輪牧”,讓草地得以更好地休養生息。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唐笑宇:爭做最好的煉鋼工
今年37歲的唐笑宇是邯寶煉鋼廠特檔技術主管、轉爐車間副主任。2008年從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畢業后,一直扎根生產一線,推進科技創新。從普通上料工到轉爐爐長,從煉鋼技術帶頭人到站上世界煉鋼賽事最高領獎臺,唐笑宇始終不忘自己的“雄心”——做全廠最好的煉鋼工。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劉桂珍:守望山村40余年
段家灣村,這個曾經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如今是十里八鄉數得上的美麗鄉村。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們都說離不開劉桂珍的一份功勞。劉桂珍今年59歲,身材瘦小。段家灣村鄉親,是她不離不舍的守望——她挎著藥箱在山路上奔波了44年,在小學講臺上堅守了29年,當了25年村黨支部書記、18年村委會主任。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黎明:創新使工作更快樂
這幾年,張黎明始終奔波在急難險重一線。2021年初,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復,張黎明主動請纓,帶領17名隊員成立“抗疫保電突擊隊”,星夜奔赴河北;去年7月,他又前往河南支援抗汛。“能夠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光榮而神圣。”張黎明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離不開創新,要堅持以“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奮斗目標,立足工作崗位,堅定不移走好創新之路。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錢素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從事兒童重癥醫學臨床工作以來,錢素云挽救了無數垂危孩子的生命,多次臨危受命奔赴各地處置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參與災區救治行動,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好醫生”“最美醫生”等諸多榮譽稱號……“黨的二十大代表這個身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有著30年黨齡的錢素云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生,我將一如既往專注兒科臨床中最迫切的問題,永葆初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