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搭建師生溝通橋梁,切實關心少數民族師生成長發展,10月11日下午,經濟與法學學院在一站式學生社區召開少數民族師生座談會。來自回族、蒙古族、滿族、侗族、彝族、哈尼族等六個民族的九名學生及張頌昀老師(侗族)參加座談會。學院黨委書記徐兆武、黨委副書記解雪梅和團委書記劉向軍出席,會議由輔導員江超主持。
會上,解雪梅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在《求是》雜志2025年第19期的重要文章《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徐兆武結合個人學習心得,學習分享了《怎樣認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一文,他從“如何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如何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和要求”“如何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三個維度就“怎樣認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進行了詳細的深度解讀。

張頌昀老師結合自身成長與學習經歷分享了感悟。她表示,全體少數民族師生應立足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根本,樹立理性、平等的民族觀;以尊重、包容的態度進行交往,心懷感恩地理解國家少數民族政策并轉化為自強奮進的動力;以客觀、辯證的態度對待本民族文化傳承;堅決依靠法律維護權益,最終將愛國情懷與民族團結意識融入日常言行,共同為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互動交流環節,氣氛熱烈融洽。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依次介紹了本民族的風俗習慣與文化特色,紛紛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學校的關懷。學院領導圍繞民族團結、學業成長、生活需求等話題與同學們積極交流,并要求同學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維護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本次座談會以理論學習與互動交流相結合的形式,不僅深化了與會師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與時代要求的認識,也進一步激勵了全體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貢獻智慧與力量。(文/江超 圖/陶錦程 初審/何東海 復審/解雪梅 終審/徐兆武 發布/崔蘇如)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