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環學院水科學研究團隊高旭博士在地下水及土壤有機污染修復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Formation of brominated and nitrated byproducts during unactivated peroxymonosulfate oxidation of phenol”為題發表在環境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F:13.6)。

研究內容簡介: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級氧化工藝(SR-AOPs)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復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SO4?-可以由加熱、紫外輻射、過渡金屬離子或堿活化過一硫酸鹽(PMS)或過二硫酸鹽(PDS)產生,該自由基具有氧化電位高(2.5-3.1 V)、選擇性好、壽命長和化學穩定性強等特點。以往的研究發現,環境中普遍存在的溴離子(Br-)和亞硝酸鹽(NO2-)均能夠被SO4?-氧化,生成一系列溴代副產物和硝基副產物。然而,目前對于未活化的PMS氧化過程中溴代和硝基副產物共生成情況鮮有研究。
本研究發現,在未活化的PMS氧化降解苯酚過程中,Br-能夠促進NO2-轉化為硝基副產物。首先,Br-與PMS反應生成次溴酸(HOBr),進而與苯酚發生溴化反應生成溴代副產物。在NO2-存在條件下,HOBr可迅速與NO2-反應生成強硝化劑硝酰溴(BrNO2),從而導致硝基副產物生成。增加NO2-濃度,能夠促進硝基副產物生成,但會抑制溴代副產物的產生。本研究揭示了未活化的PMS氧化過程中Br-與NO2-間的相互轉化作用,并闡明了其對有機污染物降解行為的影響,可為全面評估PMS在地下水及土壤修復中的應用可行性提供科學依據。

期刊簡介: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國際環境領域權威期刊(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高質量研究論文和綜述論文,以提高公眾在危險物質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危害、風險以及相關管控措施方面的認知。(文/任夢溪 圖/高旭 初審/晏娟 終審/陳小舉 發布/崔蘇如)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