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材學院柔性儲能材料和器件科研團隊彭貞老師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a polyaniline nanoneedles-coated multi-layered Co3O4/NiO microsphere as high-performance Li-ion battery anode” 為題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Compounds》(中科院2區,影響因子6.2)


研究內容簡介:
本工作通過簡單的水熱反應設計合成多層中空核殼結構Co3O4/NiO微米球,同時在微米球表面原位生長導電聚合物聚苯胺(PANI)納米針,柔性聚苯胺包裹層提高了活性材料的導電性,同時有效防止了金屬氧化物核殼結構在循環過程中因為體積膨脹引起的結構坍塌,增強其穩定性,提高了活性材料的循環性能。用Co3O4/NiO@PANI復合材料制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在100次循環后依然保持1049mAhg?1的充電容量。該工作為設計制備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提供了借鑒,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期刊簡介: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聚焦化合物和合金固體材料領域科研成果的國際權威期刊,中科院2區top期刊。(文、圖/陸京京、彭貞 初審/李宏林 部門審核/王小東 終審/張連福)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