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燕,女,漢族,1997年12月出生,安慶市宿松縣人,中共預備黨員,文教學院19級漢語言文學專升本2班學生,擔任班級學習委員。在今年宿松縣特崗教師招聘考試中,考取了初中語文教師崗位。在校期間,獲得巢湖學院三好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安徽省高等學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三等獎、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

在剛看到學姐簡歷時,便被“特崗教師”幾個字所吸引,在查過相關資料后,我了解到特崗教師是中央實施的一項對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特殊政策。通過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工作。了解過后,我對接下來的采訪滿懷期待。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提到為什么要選擇特崗教師,周佳燕笑著說:“成為老師是最初的夢想,現在也算圓夢了。”我問她為什么對教師這一職業感興趣,她說:“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師,是他改變了我,讓我感覺到成為老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傳道、授業、解惑,看著一群群學生學有所成,自己很有成就感。”,懷著這樣一份對教師職業的敬畏,周佳燕踏上了追尋夢想的路。追尋夢想的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高考失利讓她沒能如愿以償去往心儀的學校,但她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專升本為她繼續實現夢想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在那些堅持不下去的歲月里,是夢想激勵了我。”周佳燕說,在同學們打游戲、刷劇的時候,她也很想放下手中的書玩會手機;在冬天天氣冷的時候,她也不想早起,想躲在溫暖的被子里睡懶覺。可是她要上岸,她要站在她夢想的講臺上。“我不是天賦型選手,我也沒有遠超于別人的優勢,所以我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我才有機會!”教師面試很考驗面試者的邏輯思維和應變能力,為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她一有時間就泡在圖書館,看各種書籍充實自己;一遍又一遍對鏡練習儀容儀表,用手機錄制試講視頻看哪方面需要改進,力求做到聲音抑揚頓挫,表情自信得體。所幸,付出就有收獲,她成功考取了宿松縣初中語文教師,完成了夢想的接力。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對于盲目的船來說,所有風向都是逆風。在與周佳燕交談中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她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決定要做什么事情之前會做好詳細的規劃。在談到備考特崗,她說在決定要考特崗后,她就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表,把每天要做的事、用的時間精確到每一個小時,她認為良好的計劃有利于提高復習效率。
良好的環境也有利于她考特崗的成功。她所在寢室有濃郁的的學習氛圍,室友都很優秀,大多數和目標一致,平常看到有關考編、特崗的消息也會轉發在群里,這樣的氛圍不知不覺的帶動了她。在考特崗之前的實習經歷,也為她的成功提供了幫助,在教學中,她需要將所學的知識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授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了她對教學的認識,為她特崗面試積累了經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積累,量變引起質變,正是因為做好了十足的準備,周佳燕把握住了機會,獲得了成功。
問到周佳燕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她希望學弟學妹們,在上大學之前做一個初步的人生規劃,明確今后的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無限動力。大學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我們可以去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把握好這些時間,大學四年收獲無窮。把握不好,四年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如果有計劃考研、考編,一定要做好時間規劃,放平心態,遇到挫折也不要輕易放棄。”
不忘崇高教育夢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這是周佳燕耕植于內心的三尺講臺教師夢。在她眼里,教師這個職業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教育的延續,是一種將畢生所學授之于人的責任,是一種為推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使命感。
因為心里住著種子,所以心向陽光。為了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職業技能,當在班級群里看到師范生技能大賽通知時,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周佳燕回憶道,“從報名到院級比賽僅有一周的準備時間,期間不僅需要查找教學材料、設計教學方案還需要拍攝即席講演和無生試講視頻。但是我一直秉持的原則就是一旦抓住機會,拼了命也不會放手,所以即使時間緊任務重,我也沒有退縮,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進入了校賽。”周佳燕并沒有止步于此,在老師系統性地培訓下,她成功地做到富有生趣的即席講演和無生授課,并且獨立完成了課程設計和課件制作,成功打入省賽。在這個說漫長卻也短暫的時光里,她突破了自己,克服了站在講臺上的緊張,呈現出一個熠熠生輝的“老師”。
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價值正是每個人所需要堅定的信仰。“在比賽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自己。既然能夠通過層層選拔進入省賽,那么就證明你不差,與其懷疑自己,不如乘勢而上,破繭成蝶。”即使道路斗折蛇行,砥礪前行,也終能抵達終點;即使河流九曲回環,順流而下,也能順利投入海洋的懷抱。周佳燕不斷地突破自我,自我調整,自我修正,才是其中向上爬的力量。
不悔漫漫備考路。考編這條路是實現教師夢的必經之路,用周佳燕的話來說,“沒有什么能夠信手拈來,要想做到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必須非常努力”。她認真對待學習,重在積累,用自己的努力描繪屬于她的未來畫冊。“我認為無論是從事什么工作,定目標都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到心中有路,才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似的找不到方向。”,當周佳燕決定考編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十二分的準備去迎接挑戰,她時刻關注招考信息,通過多途徑收集相關資料,提前進入備考狀態。“我認為定心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步。”,對于我們來說,大千世界存在著太多的誘惑和吸引,但是既然選擇了考編這條路,就需要收起一顆浮躁的心,戒驕戒躁,剔除內心的雜質,一顆心撲在備考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
我從周佳燕的身上印證了這樣一句話:“靜能生慧,智者無憂,計較是疼,比較是痛,淡然是福”,周佳燕表示,“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模式,所以不必強求保持與他人一樣的學習進度而去打亂自己的備考節奏,將關注點投射自身,堅定自己的選擇,堅信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只要做到在不曾起舞的日子里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珍惜那個為夢想而奮斗的一分一秒,這樣離成功就會不再遙遠。
采訪手記: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周佳燕學姐將她的教師夢安放在所向之事,將目光投向遠方,傾注全身的力量執著向前,無疑無畏無悔,即使追夢遇到風雨,堅持下來依舊欣賞雨后的彩虹,觀賞沿途綺麗而飽滿的風景。(文/陳雨晴、劉丹 圖/受訪者提供 審/朱玉票)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