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伶,女,中共黨員,1999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文學傳媒與教育科學學院17級廣告學一班宣傳委員、賽長。在校期間,榮獲過“校一等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十佳大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多項榮譽。在學習之余,積極參與各類大學生競賽,多次獲得“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學院獎——國家入圍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省級一等獎等優異成績。學術方面,李慧伶先后在《大眾文藝》、《戲劇之家》刊物上發表了《創新安徽地方戲劇的現代化傳播思考——以廬劇為例》、《“非遺”視角下安徽地方戲劇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策略——以廬劇為例》等優質論文。在2020年研究生考試中成功考入中南大學文化傳播和文化產業專業。

李慧伶學姐正是人如其名般的聰慧伶俐,她的大學答卷也如名字般詩意、靈動。在父母的心里李慧伶是乖巧、懂事的;在老師的評價中,她是責任心強、愛學習的;在同學們的眼中,她是努力、優秀的;所以在看到這一份賞心悅目的大學履歷時,更令我對這樣一個素未謀面的“別人家的小孩”充滿了好奇。經過與學姐時間上的協調,我終于見到了這位優秀的女孩。在采訪過程中,學姐說最近導師已經安排了課程任務,她很快就從考研成功上岸的喜悅中走出,繼續奔走在另一條追尋知識的大道上。這也讓我對村上春樹的“終點線只是一個記號,其實并沒有什么意義,關鍵是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死磕到底就是勝利!
“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青春是轉瞬即逝的,是珍貴難得的。因為我們在最美的歲月里,張開夢想的翅膀,以奮斗的姿態去九萬里的天空翱翔,以不息的勇氣去突破自我的極限,探索未知的世界。
“考研”在李慧伶的世界里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動詞,而是一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努力的標識。“可能考研于我而言是大學時代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一切的計劃都為之展開。所謂厚積薄發、韜光韞玉,我在大學里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最后一刻的擦拭鋒芒。”在備考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當談論到如何調整心態這個話題時,李慧伶毫不避諱地表示,“面對種種壓力和各種未知的挑戰,我也會迷茫、崩潰,甚至以嚎啕大哭的方式舒緩壓力、發泄情緒,但是在每一次發泄之后,我并沒有就此放棄,因為考上研究生是我所熱愛、所追求的光,我堅信前路就是有光的世界,即使咬牙也要堅持!才不會讓青春留有遺憾。”困難就像走隧道,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后面有光,走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前后都沒有光。走過了三分之二,就看到了光芒,直到出隧道才看到希望。考研之旅亦是如此,若要是非說一句激勵自己的話,李慧伶還是會說:“死磕到底就是勝利”!
回憶考研那段刻苦銘心的歲月,李慧伶還要感謝那些與自己并肩作伴的小伙伴和風雨無阻的圖書館“常駐嘉賓”。雖然可能素不相識,但是在看到那些在走廊踱步背書的陌生人,心中也會徒增堅持下去的動力。“我記得在初試過后,熟悉的圖書館七樓的走廊,看到熟悉的臉龐,一種感動油然而生,那是一種來自心底的感動,既感謝他的努力,也感謝自己的堅持。那熟悉的背影仿佛是世間最美麗的風景。”當然,考研的成功上岸除了并肩作戰的陪伴,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努力。徹夜長讀的身影、翻褪色的筆記本都是成功的資本,那爛熟于心的知識點是自信的底氣。
奮斗是獻給青春最驚喜的禮物
“腳踏實地”一直都是世人皆知的成功秘籍,大學四年,李慧伶將其視之為“利劍”,與之攜手,披荊斬棘,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名,開辟出一片屬于她的世外桃源,在大廣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上取得的優異成績,就是最好的印證。
“我享受每一次為比賽而努力的過程。那就像是自己親手種植的種子,從生根、發芽再到開花,看著它一點一點的成長,那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喜悅與驕傲。其實參加各類活動和比賽的初衷就是鍛煉自己,在上大學之前,我還是一個比較容易怯場的人,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克服恐懼,在舞臺上綻放自信的光彩,結果我做到了。”有些事物之間看似毫無關系,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一,我擔任了班級的宣傳委員,同時進入學院學生會辦公室,每天面對著繁瑣的小事,讓我的大學生活格外“充實”。但是與我而言,在應對處理這些事情的同時,也提升了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為我參加各類比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令我更加敬佩的是,學姐利用專業所學延續著心中的一份“鄉愁”。“廬江是我的故鄉,從小在老一輩藝術家的耳濡目染中,打心底對廬劇有一種溢于言表的歸屬感。同時我也清楚地看到傳統表演藝術走向衰落,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和生機,所以我下定決心,利用專業知識,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后來,借著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和“互聯網+”等重大賽事的契機,將創意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不能說推動廬劇從衰落走向輝煌,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其生命。”都說遠方固然充滿了詩意與想象,但故鄉,才是溫暖的所在。正所謂恭敬桑梓,越鳥南棲,以這種方式才是對故鄉最大的回報,才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和傳承方式,這也是作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的目標和職責所在。
青春里的李慧伶不吝鋒芒,萬里長空不留下一羽之影,她不愿放下乘風的翅膀,所以她一直堅持到底;青春里的她不服挫敗,遠山厚雪不踏出一行足跡,所以她從未迷失方向。“其實有時候我也會感慨,會不會把時間都壓在學習、比賽和學生工作上,沒有給自己一些空間去學一門外語或者學一門樂器。但是回頭想想,花在學習和學生工作上的時間給予我的是更多的機會和歷練,我就沒有為自己選擇的道路而后悔,想想這就是自己留給青春最驚喜的禮物吧!”前路芬芳,堅持到底定會嗅到花香,定能看到繁華滿地。
采訪手記:“希君生羽翼,一化北冥魚”,所有的幸運都不是悄然而至,就像是天邊綺麗的晚霞,那是經過春雨洗禮過的顏色;就像路面新發的芽兒,那是沖破泥土束縛的希望。那個把青春沿途的每一幀星芒都收進行囊的姑娘正在朝著湘江走去,朝著夢想奔赴……(文/陳雨晴 圖/受訪者提供 審/朱玉票)
- 分享到:


 
			
		





